正文复制
在XX镇教育系统2025年秋季学期消防安全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教育系统秋季学期消防安全专项工作会议。今天参会的有镇教育管理中心、镇消防大队的负责同志,以及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我们齐聚一堂,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系列会议精神与决策部署,以及镇委、镇政府的最新工作指示,结合近期我们在排查中发现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盲区和薄弱环节,对新学期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
九月,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全镇5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里,再次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份生机与活力,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更是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珍贵财富。校园的安全稳定,特别是消防安全,是所有教育工作不可动摇的基石,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警示会,也是一次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镇消防大队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全镇教育系统上下同心,协同努力,校园消防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各校(园)的消防安全基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夯实,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今年2月,我们XX镇消防安全治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为我们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专业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同志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代表过去,风险却如影随形。安全工作,尤其是校园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容不得半点侥幸。我们必须用最敏锐的眼光审视当前存在的风险,用最深刻的警醒反思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坦率地讲,对标上级的严格要求,对照师生家长的殷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容忽视的短板。
第一,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在部分同志,甚至是一些校(园)长的心中,“重教学、轻安全”的惯性思维还没有被彻底根除。他们口头上讲安全重要,行动上却把安全工作摆在次要位置。存在麻痹思想,认为火灾是小概率事件,离自己很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以前没出事,以后也不会出事。这种“看不见风险的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发生在我们XX镇的“9.2”较大火灾事故?那次事故的教训极其惨痛,深刻揭示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的严重后果。血的教训就在身边,我们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第二,责任落实的“落差”依然存在。消防安全责任制,我们年年讲、月月提,制度不可谓不健全,文件不可谓不完善。但是,在执行层面,“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突出。责任压力从上到下逐级递减,到了班级、到了功能室、到了宿舍管理员、实验室人员、食堂员工等具体岗位,责任就可能被虚化、弱化。一些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分工不够明晰,网格化管理没有真正形成闭环,“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要求在“最后一米”悬空。这种责任落实的“落差”,正是安全隐患滋生的温床。
第三,隐患排查的“盲区”依然存在。尽管我们反复强调要进行拉网式、起底式排查,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排查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一些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成为了监管的“灯下黑”。例如,校园内老旧建筑的电气线路老化破损问题,一些学校为了美观而将消防栓箱遮挡、锁闭;学生宿舍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屡禁不止;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存储和使用是否完全符合规范;食堂后厨的燃气管道、油烟管道是否定期检测清洗;图书馆、档案室等纸张密集区的消防措施是否到位;乃至校园围墙边的杂草、堆积物等,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更有甚者,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其违规停放和充电问题已成为全国性的火灾高发点,仅2025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了超过7000起相关火灾我们的校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风险?这些“盲区”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清除,随时可能酿成大祸。
第四,基础建设的“欠账”依然存在。消防安全,硬件是保障。根据我们前期的摸排,部分学校,特别是部分民办幼儿园和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