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松原日报/2025 年/6 月/27 日/第 003 版理论探讨
以案例教学推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边鸿艳
以案例教学推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所谓案例教学,“ 案例” 是“ 教学” 手段,情境化案例的呈现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的提升。通过案例的感性材料为指引,生成抽象的学科概念,加之以具体的学科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问题化的情境中形成对学科知识全面而具体的认识。由此促进学生思维实现“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的跃迁。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升华。基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案例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开放多样的。如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感启蒙的关键期,案例的选择更是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为主,在故事中浸润学生心灵;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模仿愿望和模仿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和英雄故事等标榜一些榜样模范,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案例教学促进学生意志的锻造。从思政课教育的现实境遇来看,思政课教育的效果会受到一些社会观念的冲击,思政课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锻造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上,“ 中国梦” 的案例可以贯穿始终。在学生学习成长的不同阶段,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人成长坐标放置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全局中,深刻建立起“ 个人梦” 与“ 国家民族梦” 的连接,以大局观开阔学生心胸和视野,抵御社会生活中狭隘的迷茫和焦虑,进而引导学生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锻造学生的爱国意志。
优化案例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