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5 年/6 月/10 日/第 010 版学习周刊· 学思
善用“ 大思政课”
增强思政引领力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立荣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强调,要“ 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高校要树立“ 大育人” 理念,发挥“ 大思政课” 在“ 大育人” 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多维度、全方位提升思政引领力。,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 更新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X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善用“ 大思政课”,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思政课”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蕴含的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等内涵,既是对传统思政课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拓展,又凝聚着X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规律的认识。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善用“ 大思政课”,以全面育人新格局增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政引领。
夯实教学主渠道,构建“ 大思政课” 育人体系
做好系统谋划推动。思政课是学校思想ZZ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大思政课” 建设与运用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相结合,自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ZZ工作规律,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精心构建以思政课堂为核心、专业课程思政为辐射、社会实践课堂为依托的“ 大课堂” 育人体系,形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生态体系。 扎实推进X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课堂, 加强相关课程群建设,达到使X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效果。深度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贯通与相互渗透,构建起内外互动、纵深发力的育人“ 同心圆”,形成合力教学的有机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