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健康报/2025 年/7 月/25 日/第 008 版中医中药
初心不改

倾力打造百姓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赵星月
云山珠水,钟灵毓秀。坐落于广州白云山下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 1964 年。历经一甲子,改变的是理念与时俱进、技术迭代革新,不变的是“ 传承创新、精诚至善” 的赤诚初心。
该院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数十位杏林圣手,背后是生生不息的人才薪火;心血管科等 6 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背后是阅患无数的学科积淀;70%患者来自区域外,背后是不负所托的口口相传。这些数字描摹出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 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 的轮廓。
中西并重,仁术济世
从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到积极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抗击“ 非典” ,再到驰援武汉、荆州,并主持广东省应急重点项目“ 大剂量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声名远播。
近年来,医院服务量持续攀升,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不断提升。2024 年,总院单体门急诊量超
300 万人次;医院开放床位 2200 张,病床使用率超 100%,住院量和手术量同比增长超 20%,平均住院日降至 6.85 天,有效缓解“ 床位紧张、看病难” 的问题,降低患者疾病负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X委书记邝卫红将原因概括为“ 三个好” ——疗效好、服务好、管理好。 疗效好,才能吸引患者;服务好,才能留住患者;管理好,才能确保疗效与服务持续向好。 而 “ 三个好” 的背后,则是专科建设的厚积薄发。
2024 年 5 月,国家中医药局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该院共有 11 个。其中,心血管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科、针灸科,在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基础上,又被选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
“ 医院要求各个专科围绕优势病种打造专方、专药、专技,拿出‘ 拳头产品’ ,同时注重发挥中医‘ 简、便、验、廉’ 的优势,因为在疗效之外,治疗费用和时间与患者获得感密切相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俊说。
项目建设以来,医院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诊治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能力持续增强。继国医大师周岱翰研发的清金得生片、全国名中医罗颂平研发的助孕丸入选首批“ 岭南名方” 后,在去年举办的第二届“ 岭南名方” 遴选活动中,国医大师邓铁涛献方的强肌健力胶囊、中医教授罗元恺献方的桔荔散结片又从 23 个入围品种中分别以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评“ 岭南名方”。至此,医院拥有“ 岭南名方” 数量占全省总数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