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6 月/20 日/第 004 版基层· 专题
三十五载
地和民丰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推进人地和谐高质量发展巡礼
常州市金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今年 6 月 25 日,是第 35 个全国“ 土地日”。35 年来,全国“ 土地日” 主题不断变化,土地管理部门几经变革,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初心始终不变。
35 年来,常州市金坛区聚焦人地和谐主题,致力于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提升服务效能等多重目标,开启了一场持续三十五载的高质量发展“ 接力赛”。
效率“ 接力赛” 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效率双提升
金坛区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3 年 7 月,《金坛区探索盐穴再利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入选《江苏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推广。金坛经开区连续六年在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中名列第一。
回望历史,金坛区土地利用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最初的增量为主,到后来的增量、存量并举,再到目前的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
利用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发展结构的优化。2020 年以来,金坛区持续开展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 年,通过对全区建设用地空间资源的全面摸底调查,共认定低效用地单元 586 个,总规模约 1 万亩。自 2022 年起,金坛区通过“ 工改商” “ 生态修复”“ 增容技改” 等多种方式,每年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约 3000 亩,为城市建设和发展释放了新的空间和活力。
金坛童车厂地块的改造,是存量土地盘活的典型案例。该地块位于金城镇龙山路 47 号,占地面积约 39 亩,地上共有房屋建筑物约 30 幢,建筑总面积约 13700 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物老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成为典型的“ 危污乱散低” 地块。金坛区政府通过实施“ 工改商” 模式,完善了土地权属,并采用政府主导、市场投资运营的方式,将该地块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创意、配套商业、文旅、民宿、博物馆、美术馆、体育场馆、网红游学基地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示范项目。改造后的地块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极大地激发了片区经济的发展潜力,成为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典范。
对于工业企业,金坛区积极推行增容技改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以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厂区占地 598.48 亩,自 2003 年开始建设使用,原有厂房已使用近 20 年,设备陈旧落后,年产值仅为 1 亿元,土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在金坛区委、区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增容技改等途径,对厂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后的厂区,不仅优化了企业形象,提升了生产水平,还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