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2025 年/7 月/30 日/第 003 版焦点
生态环境部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强化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
让守信企业“ 减负担”,让失信企业“ 增压力”
每经记者 张怀水
7 月 28 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生态
保护与修复监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多方面成果。
在全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档升级方面,生态环境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提炼形成多种转化路径和实践模式,编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模式典型案例。
在持续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方面,目前已完成黄河流域等重点
区域专题评估和“ 十三五”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成效试点评估。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发布会上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行政检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着重要影响。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检查,不意味着不监管,不意味着放纵违法行为,而是进一步提升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检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强化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
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 ,要求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 有效执法监管” 与“ 减少对企业干扰” 两者的平衡?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行政检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既是督促企业达标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对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