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理日报(汉)/2025 年/7 月/21 日/第 001 版
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
——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述
记者 杨艳玲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美丽大理,如诗如画。
2015 年 1 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 在洱海边留下了 “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的殷殷嘱托。今年 3 月 19 日至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大理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征程上,我州牢记嘱托,持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产业高质量转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了“ 生态美、百姓富” 的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科学治污 筑牢生态屏障
最近,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严炳其参与洱海保护的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十年来,他先后
干过库塘管理员、滩地管理员、蓝藻打捞员。他说:“ 为了保护好洱海,苦点累点都值得!”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十四五” 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州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以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盐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透明度保持较高水平,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水环境、水生态正在逐步改善,一幅“ 人鱼共栖”“ 人鸟共乐”“ 人湖共存” 的画面让人心之向往。洱海保护治理经验作为中宣部 2024 年中欧文化交流重要议题宣介推广。洱海流域被纳入全国第二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我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责任, “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大理实践的最佳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