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笔杆子,千万不要“恋战”
前段,和市委办老乡一起吃饭。这些笔杆子们,聊到材料岗的心酸、无奈,一杯浊酒下肚,摇头摆手,表示难以承受之重。
谈到了他们的某位分管处长。四十多岁,依然半夜三更,陪他们熬着,列提纲,理思路,找依据,拿了一稿又一稿,却常常被批得体无完肤。
老乡说,他就是太“恋战”,自视过高,认为他那个岗位一般人干不好,又经不住大领导“忽悠”,真以为自己再辛苦几年,就能换得更高位置。
殊不知,年龄上已不占优势,更何况现在的工作强度,他已吃不消。
我闷头吃菜,偶尔举杯,以茶代酒,深表赞同,思绪万千。
我曾在县区材料岗干了八年,在业务岗仅干了一年。一到业务岗,立马幡然醒悟,觉得自己那猪狗不如的八年,简直跟“小丑“傻缺”没什么两样。
踩过材料岗的“大坑”后,若时光倒流,我会有新的认识和选择。
我会选择,会写基本材料后,主动要求到业务岗上去。笔杆子们写大材料,需要把本系统各部门的工作做法、成绩及未来展望,总结提炼出来,也与各部门打交道,但大多数是“文来文去”。一项工作,有时总结起来仅需一两千字,实际上真正促成落地,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明里暗里的操作,岂能是闭门造车所能知晓的?
笔杆子们,常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很多,掌握多部门的信息。殊不知,“事非经过不知难”,“心上修、舍中得、事上练”,这些能力一项也没得到锻炼,不过是玩玩文字游戏而已。
与业务岗的办事高手相比,自己差得岂止一星半点,更谈不上综合能力了。所以,如果时光倒流,我学会写工作总结、发言讲话、经验材料等基本功后,一定会主动要求到业务岗上去锻炼。
我会选择,把琢磨材料的狠劲,用到提升认知上。写材料的人,会学习,善思考,能守静,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可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上级文件,琢磨领导意图,以及如何在文字上用巧,一心一意想出精品出经验。
其实,写材料虽然很重要,是核心竞争力,但至少要拿出10%的心力,去偷偷琢磨如何搭个台阶,让自己更进一步。
一方面要尽早培养新人、接班人,不要“苦战恋战”,觉得别人不行,离开了自己,领导为难、岗位不转。殊不知,地球离了谁都能转。
另一方面,要拓展眼界,大量看历史、ZZ书籍,更要与优秀的已经在高位的领导多接触,长点心眼子,提早认清“几乎所有的提拔,都是人脉运作和资源较量的结果”。
最后,我会选择,再急再重要的材料,比不过我的身体重要。那时候,我在材料岗,一坐12个小时、24个小时,最长干过48个小时。一个女同志,那种艰辛,如今想来,真的很苦。
最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胃疼、偏头疼,头发大把大把的掉,成撮成撮的白。
如果时光倒流,我可能还会选择这条路,农村的孩子不就是吃苦这一条路吗?但是,我会选择,每1个小时,至少运动10分钟,起身活动,满院子走,管它多重要的材料,管它领导的催要,管它别人的目光呢。
这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
谨以此文,献给材料岗的兄弟姐妹和我自己,祝福我们如此才华,后来又如此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