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雅安日报/2023 年/2 月/1 日/第 002 版要闻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 年 1 月 3 日在雅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袁彩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2 年主要工作
2022 年, 在市委坚强领导、 人大有力监督、 政府大力支持、 政协民主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对“ 6· 1”“ 9· 5” 两次地震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进“ 6+2” 系列重点工作由“ 固” 到“ 常”,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定司法方向,坚持“ 政法姓X” 不动摇,广大干警知责担责、加压奋进、争创实绩,全市法院共有 41 个集体、53 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表扬,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省法院“ 十佳岗位标兵” 等先进典型。一年来,我们注重提升司法质感,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 66724 件,审、执结 61071 件,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 2971 件,审、执结 2680 件;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排名全省第三,案件质效重点指标居全省前列,审判管理、审判质效获省法院表彰。一年来,我们着力强化司法实效,紧扣中心工作,强化品牌创建,市中院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先进集体,“ 拓展行政争议源头治理、多元化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获评首届四川法院改革优秀案例,综合考评、社会满意度测评保持全省法院第一方阵,刑事审判、环境资源审判、互联网金融审判等工作跻身全省一流。
一、坚持ZZ引领,切实彰显高站位担当
坚决筑牢ZZ忠诚。提高ZZ站位,始终把“ 两个维护” 作为最高ZZ原则并贯穿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清醒认识迎接X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的复杂严峻态势,落实领导干部常态化接访、下访,就地研判化解矛盾纠纷。实施“ 一案一策一专班” 化解重点难点维稳问题 29 个,强力守住“ 三个不发生” 底线。依法惩处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审结丁某某等寻衅滋事罪案,引导依法信访。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市委、上级法院请示报告重大工作
169 次,确保全市法院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展现担当作为,组织广大干警一线投入抗震救灾、疫情防控、高温抗旱等重点工作,强化政策宣传、释法说理,助力群众、社会经受住重大突发事件考验。[更多资料 + :114]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一审审结刑事案件 795 件,判处罪犯 1433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并执行“ 黑财”,尽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持续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毒品犯罪案件 51 件 67 人。依法判处在监外执行期间再犯贩卖毒品罪的郑某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并收监,有效震慑企图利用身体病残逃避法律制裁的犯罪分子气焰。市中院获评全省法院毒品审判工作先进集体,1 件案例入选全省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涉众型金融犯罪 6 件 25 人,全力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安全。作为全省法院唯一代表在全省反洗钱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严惩侵害妇女儿童犯罪行为,依法对再犯拐卖妇女儿童罪且逃避侦查多年的黄某某从重判处有期徒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资料+微 信:114]
刑十三年;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35 件 38 人,其中市中院提级管辖 2 件,其中 1 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并终身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对挑战法律底线的严重犯罪决不姑息。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审结职务犯罪案件 30 件 33 人,追缴赃款赃物 6439.82 万元。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打,审结行贿案件 4 件 4 人,斩断“ 围猎” 利益链。
守护生产生活安全。从严从快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 102 件 316 人,追赃挽损338.31 万元,全力守护老百姓的“ 钱袋子”。重拳惩治行业“ 内鬼”,对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仍提供帮助的某通讯公司 3 名职员以诈骗罪共犯判处有期徒刑,并建议有关行业部门对其“ 终身禁业”。依法严惩涉枪涉爆、危险驾驶、高空抛物等危害公共安全案件 221 件 243 人,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安全感。以“ 零容忍” 态度严厉打击食品领域犯罪案件 6 件 16 人,有力守护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案件 2 件 3 人,助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强化涉灾司法实务应对,快审快结涉灾案件,深入开展涉灾司法研究并建立灾后司法服务机制,维护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依法维护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秩序,审结商事案件 39245 件,标的额 37.35 亿元。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 一把手” 工程谋划推进,落实优化举措 46 项,切实降低企业解纷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审结涉中小企业案件 9298 件,标的额 29.93 亿元。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执行,帮助回笼资金 1.79 亿元。审结知识产权类案件
49 件,细化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努力破解互联网小额金融借款纠纷审执难题,深化金融法治建设。持续探索企业破产“ 府院联动”雅安经验,联合 7 家市级部门建立民生保障、信用修复等协作机制,提升企业破产处置效率。修订完善破产案件审理工作规范,审理破产案件 38 件,化解不良债务 14.47 亿元,释放土地房产
22 万余平米。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灵活运用“ 活封活扣”“ 执行和解” 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
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法院共建“ 云上共享法庭”,协同开展跨域立案、送达、执行,跨地域司法协作更加高效便民。全覆盖调研雅州新区、三区同城化、夹金山隧道等全市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全面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和困难,推出“ 法治体检” 等十条服务举措,护航全市拼经济搞建设,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雨城法院快速调处涉雅州大道改造、国道 318 线改建、花舞田园项目等涉拆迁纠纷,确保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与成铁中院、甘孜中院签署服务保障川藏铁路(四川段)建设框架协议,设立法官工作站、“ 石榴籽” 调解室,让司法服务更近更有力,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创新守护绿水青山。部署启动“ 蒲公英” 生态法治计划,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 63 件,3 件案例入选全省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全省首批试点司法服务保障 “ 双碳” 目标创新工作, 首创 “ 碳汇” 修复性司法模式,围绕设立“ 碳汇” 交易市场积极向市委建言献策并获得肯定。宝兴法院审结首例盗伐树木认购“ 碳汇” 案,作为气候变化司法应对国际研讨会典型案例交流。汉源法院审结流域降碳第一案,推动“ 碳汇” 司法修复从“ 林木” 向“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转变。盘活用好生态损害赔偿金,全国首创耕地反向修复,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省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牵头建立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建设协作机制, 加强涉群体性、敏感性、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沟通协调,为打造出色出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注入更多动力。
三、坚持依法履职,积极助推高效能治理
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登记立案流程,建立网上立案容缺机制,确保“ 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整合优化诉讼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集立案、调解、保全、庭审、送达等一网通办的全流程诉讼服务。网上立案 4585 件,网上调解、开庭 28695 件,电子送达诉讼文书 43257 件,电子送达率达 89.4%,12368 诉讼服务热线接听率达 95%以上。天全法院开发“ 数智云审” 在线诉讼平台,在“ 最多跑一次” 向“ 一次都不跑” 转变上作出有益探索。强
第 2 页 共 6 页
力推进诉源治理,新增 4 个调解组织进驻法院办公,“ 调解组织建在法院” 工作更加丰富。全市法院委托调解案件 7649 件,调解成功 4329 件,调解数量与成功率实现“ 双提升”。推行“ 示范诉讼+集中调解” 机制,实现“ 解决一个、化解一片” 效果。名山法院通过示范调解一揽子化解涉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70 余件劳动争议纠纷,在减轻群众诉累与节约司法资源上实现双赢。做实做细判后答疑,一审服判息诉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深化行政审判“ 府院联系” 机制,以常态化联席会议、发布审判年报、败诉案件分析等强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助力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一审行政案件新收 285 件,同比下降 23.39%,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99.59%,同比上升 1.71%。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行政相对人胜诉、撤诉及和解占比 17.27%,依法撤销李某某诉某行政机关责令交出土地决定案一审判决,进一步彰显土地房屋征收“ 先补偿后搬迁” 原则,促进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关注职工权益,提出职工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医疗费用之外第三人赔偿影响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优秀司法建议。巩固提升全省首家城市管理巡回法庭运行成效,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对焦发力,市人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隐患, 及时移送违法行为线索,发送司法建议 237 份,促进行业和基层治理。持续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积极参与县、乡级法务中心建设,推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最大同心圆”。注重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等培养乡村“ 法律明白人”,促进乡风文明。九襄人民法庭入选最高法院“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加强“ 三农” 司法保护,审结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经营等涉农案件 83 件。下沉司法服务,在茶叶之乡、花椒之乡、黄果柑之乡等设立法官联系点 51 个,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助力“ 雅” 字号农产品有序交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说理,“ 法结”“ 心结” 同解,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全面实施“ 八五” 普法,深入开展“ 法律七进”“ 双百四进” 等法治宣传活动 577 场,通过抖音等平台发布原创普法视频 148 部,自编自导自演《小谢普法记》《绝不“ 毒” 行》等微电影 13 部,“ 平安中国看四川” 微视频大赛获奖作品数位列全省法院第一。
四、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打造高水平司法
妥善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民事案件 4625 件,其中审结涉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案件 876 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妥善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促进邻里团结和睦。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人格、安全、情感保护,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机制,审结家事案件 2204 件,落实人身安全禁令制度,防范家庭纠纷演变成家庭悲剧。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惩全市首例养老诈骗案 9 名犯罪分子,守护百姓“ 养老钱”。在判决中落实看望老人规定,在执行中探索预处罚机制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弘扬“ 百善孝为先” 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发布 3 份《家庭教育令》 ,依法督促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3个,选派 72 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为全市中小学生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共建法治校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