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赤峰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2 版要闻
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8 日在赤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梁建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 年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聚焦“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和“ 六个赤峰” 建设,扎实开展“ 基层基础提升年”“ 规范、精减、提速” 促进年活动,履职尽责、争先创优,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受理各类案件 157932 件,审执结 144104 件。受理、办结案件数均居全区首位,综合质效连续三年位列全区法院前列。
一、紧扣中心大局,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优化司法保障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做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开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举办第二届服务保障蒙东地区“ 双子星座” 司法实务论坛,签订《“ 双子星座” 破产审判合作协议》,以更高水平区域司法协作促进赤峰、通辽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 1+4 专项行动,帮助 536 家企业走出法律困境,新增纳入失信企业同比下降 19.3%。全市法院协同开展“ 百名法官进百企” 活动,走访企业 563家,解决涉法难题 376 个。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设立“ 法官驻企工作室” 38 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法治底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518 件。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共建协同保护机制,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 ,出台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林某非法制造商标案入选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畅通企业破产通道,推进府院联动,立和热电、金域钼制品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重整成功。制定审判执行全环节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措施,推广司法助企、“ 院企” X建结对、“ 园区枫桥” 等做法,助力企业前端预防风险,便利当事人诉讼,降低解纷成本。
聚力守护绿水青山。服务打好两大沙地歼灭战,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 254 件。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在王爷府法庭、达来诺日法庭揭牌成立“ 环境资源审判法庭”,建设白音敖包森林草原、科尔沁沙地、红山湖水生态等 5 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开展“ 世界环境日” 法治宣传和“ 8· 15” 首个全国生态日法治宣传活动,促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环保意识系统提升。妥善审理各类矿产资源类案件 41 件,助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依法审理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公益诉讼案,责令涉案主管部门履行法定监管职责,涉案企业及时生态修复,以法治力量书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践行“ 双赢多赢共赢” 理念,支持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助力法治政府示范市建设。审结行政案件 1997 件、国家赔偿案件 172 件。妥善办理涉国道 305 线公路建设项目征地补偿、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案件。全市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 10 家基层法院全部成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案件 14 件。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 214份,建议均得到反馈、采纳,实现了“ 审判一案、规范一片” 的良好效果。深化司法与行政良性
第 1 页 共 6 页

互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行政执法风险提示》 ,与行政机关定期会商法律适用问题,组织庭审观摩、授课培训 24 场 960 余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年保持 100%,应诉水平、化解效果明显提升。翁牛特旗法院与旗委X校联合成立“ 法治教育基地”,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销售分公司诉红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优秀案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强化穿透式审判思维, 审结金融借款、 民间借贷、 证券保险等案件 23854
件,调整过高民间借贷利息,依法打击、遏制虚假诉讼、“ 套路贷” 行为。认真落实中央“ 保交
楼、保民生、保稳定” 要求,妥善审理涉“ 恒大” 案件 127 件。对“ 问题楼盘” 实施“ 一楼一策”,
推动涉“ 恒大” 相关项目复工复产,严防相关产业风险向金融领域延伸。依法审理红山区地税小
区 48 户业主土地使用权被查封执行异议案,所涉不动产 16 年“ 办证难” 问题得到解决。把信访
当作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落实“ 有信必复”,回复率、答复率 100%。实行专业化接访,既解“ 法
结”,更解“ 心结”,妥善化解涉诉信访积案 80 件。落实信访代办制,聘任代办员 510 人。元宝
山区法院通过“ 法官+信访代办员” 方式,高效化解某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公司拖欠 153 名职工
500 余万元工资信访案,实现防范化解风险、减轻群众诉累与节约司法资源多赢共赢。
二、建设平安赤峰,在推进高水平社会治理中展现司法担当
全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一审审结刑事案件 4216 件 5307 人。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258 件 312 人。坚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黄硕、刘亚芹骗取 705 人 1.08 亿元社保费,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万利丰房产开发公司非法吸收 756 人 6.5 亿元存款案,追缴集资参与人获益钱款 2.19 亿元,守好人民群众的“ 钱袋子”。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李志忠、潘志峰、贾埃兵等职务犯罪案件 84 件 93 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 2 件 35 人,恶势力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王岭被依法执行死刑。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805 人,宣告缓刑 793 人,宣告无罪 5 人。实质化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411 件,依法严格审查实体条件,坚决杜绝“ 纸面” 服刑、提“ 钱” 出狱、带“ 病” 假释。
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打造“ 赤诚解纷、‘ 枫’ 调‘ 语’ 顺” 诉源治理品牌,与相关部门建立 20 余个“ 法院+” 诉源治理联动机制,推动构建“ X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在市委政法委主导下,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造消费、保险、劳动、新就业形态“ 四大调解平台”,四类案件总量同比下降 19%。与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建立“ 人大+法院”“ 政协+法院” 多元解纷机制,全市法院吸纳 76 名人大代表和 107 名政协委员成功调解案件 1241 件, 调解成功率达 90%。 4 件代表委员参与多元解纷案例入选全区法院典型案例。宁城县法院通过“ 代表委员+法院” 模式,妥善化解 62 户 114 座大棚失火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案,15 天内将 1400 万元赔偿款赔偿村民,让可预期、可亲近、有温度的“ 公正与效率” 走进人民群众内心。促成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诉源治理研究会在赤峰成立。积极推动 12 个旗县区X委政府将诉源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91 个调解组织、463 名调解员入驻法院参与多元解纷,诉前调解成功案件 5.08 万件,司法确认 2.5 万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 750 余万元,全市法院受案总数同比下降 1.65%,实现“ 两连降”。推广松山区法院“ 一街一镇一法官”、巴林右旗法院参与“ 无讼村” 建设、喀喇沁旗法院“ 五源共治” 等经验做法。“ X建引领、文化聚力、多元解纷” 赤峰法院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推介。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坚持强基导向,大力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出台《关于打造特色人民法庭,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指导方案》 ,优化城区法庭、城乡结合法庭、乡村法庭 23个。打造特色法庭,授予 7 家基层法庭“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示范单位称号。红山区、元宝山区、翁牛特旗等地法院围绕服务产业园区打造“ 优化营商环境法庭”。松山区、克什克腾旗等地法院在村居设立“ 共享法庭”,缩短诉讼空间距离,减轻群众诉累。喀喇沁旗、敖汉旗、宁城县
第 2 页 共 6 页

等地法院打造“ 旅游法庭”“ 文化遗址保护法庭”“ 番茄法庭”,形成“ 乡村法治打卡地”。延伸服务触角, 在未设法庭的苏木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 46 个,“ 驻村法官工作室” 增至 552 个, 实现 “ 法官便民全覆盖、纠纷解决无死角、司法服务零距离”。广大法官主动走到群众中、走到矛盾纠纷发生的源头,人民群众点名找他们解决纠纷,成为一张张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亮丽名片。市中院特色法庭建设在全区法院诉源治理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获评 2023 年度赤峰市 “ 法治事件”。
三、践行为民宗旨,在强化高品质民生保障中彰显为民情怀
强化民生领域司法保障。以“ 如我在诉” 的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审结教育、就业、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 90807 件。秉持“ 应救尽救、把好事办好” 的理念,用足用好司法救助政策,为 128 名生活存在急迫困难、权利受侵害的涉案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354 万元,传递司法的关怀和温暖。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审结婚姻家庭案件 9679 件。发布《家事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推行圆桌审判、回访观护等制度,守护家庭幸福港湾。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 1508 件。开展“ 向日葵行动”,举办“ 叮咚法律课堂”“ 模拟法庭” 等活动 112次,用生动案例启迪学生法治思维。审结教师陈某性侵案,宣判其终身禁业。成立“ 家庭教育法律指导中心”,在教育系统聘请家事调查员 78 名,对疏于家庭监管、子女教育缺位的行为及时发出《家庭教育令》,让“ 依法带娃” 成为家长必修课。翁牛特旗法院家事法官张丽丽荣获“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称号。
提升胜诉权益兑现力度。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结案件 43011 件,执行到位金额 77.63亿元,执行平均用时同比缩短 41.4 天。开展涉民生、涉民企、涉金融等集中执行行动 56 次,执结案件 15314 件,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 5818 万元。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运用智能化手段千方百计查人找物,在公安、银行、不动产登记等单位支持下,对接有关系统查询案件 6.6 万件次,查封房产 4690 处,扣押车辆 1364 台,冻结资金 51.3 亿元,网络司法拍卖 4473 次。对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 不轻言放弃, 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 恢复执行 10459 件, 执行到位 24.34亿元。建立沟通响应机制,保障申请执行人的知情权和对法院的监督权。全面推行“ 执行 110”工作模式,快速出警查控,提高执行到位率。敖汉旗法院推行人民法庭立案执行机制,裁判后自动履行率同比上升 10%,从源头上减少了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
推动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建成集导诉服务、登记立案、集约送达、非诉衔接、涉诉信访、判后答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让老百姓办理诉讼服务事项“ 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出台“ 诉讼服务十项便民举措”,建立诉讼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机制,推动 10 家法院建成 24 小时自助法院,开展“ 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 争做服务站” 活动,让群众得到最优的诉讼服务体验。 设立邮政集约送达服务中心, 提高送达效率。 广泛应用智慧平台, 网上立案 11677件,在线开庭、调解 51962 件。在全区法院诉讼服务质效动态考核中,两级法院平均得分长期位居全区前列。巴林左旗法院打造“ 家门口式” 诉讼服务,实现“ 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跨域联办”。阿鲁科尔沁旗法院创新“ 一体化” 在线司法确认机制,及时保障解纷成果。
着力引领法治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小案件传递大道理。审结事实抚养人诉请死亡赔偿金案,判决支持具有 14 年事实抚养关系人诉请,让司法裁判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感受,该案例被央视《今日说法》专题报道。审结饮酒后死亡同饮者担责案,让有过错者为自己行为“ 买单”,引导公众尊重社会公德。审结“ 好意同乘” 引发侵权责任纠纷案,判决驾驶人依法减轻赔偿责任,让好意者的善意不被辜负。审结张某网络诽谤案,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6 个月,彰显网络社区绝非“ 法外之地”。传播法治正能量,发布审判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