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韶关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A02 版专题
以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 年韶关法院工作综述
韶关中院
核心提示
2023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 363” 工作部署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抓紧抓实“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3 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 57799 件,同比下降 2.47%,办结 54273 件,法官人均结案 222.43件。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 10507 件,办结 10143 件。通过一年的努力,“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等 6 项“ 一降两升三优化” 指标、“ 企业破产”“ 解决商业纠纷” 2 项营商环境指标排在全省前列。
保安全护稳定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韶关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2668 件,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审结涉黑恶案件 14 件,妥善推进“ 黑财” 执行,上缴市财政 2.1 亿余元。积极参与无毒韶关建设,审结一审涉毒品犯罪案件 16 件,依法对张某华等人销售“ 上头电子烟” 以贩卖毒品罪论处,切实筑牢涉毒必惩“ 高压线”。
严惩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犯罪。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审结“ 盗抢骗”“ 枪爆刀” “ 食药环” 等一审案件 959 件。对使用“ 毒死蜱” 种植蔬菜的缪某宣告从业禁止,判处销售“ 有毒” 减肥胶囊的谭某等人承担刑事民事“ 双重” 责任,把“ 菜篮子”“ 药瓶子” 守得更牢。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专项治理,审结涉电诈及其关联案件 43 件,追赃挽损 1369 万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推动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 65 件,依法惩处胡某峰等 10 名原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打击行贿犯罪 12 人,斩断“ 围猎”与“ 被围猎” 利益链条。坚决惩治“ 蝇贪蚁腐”,对“ 靠粮吃粮”“ 靠医吃医” 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严惩不贷。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执行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 1480 名罪行较轻、主动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积极开展“ 护校安园” 专项行动,对未成年犯罪人员开展回访帮教,推进完善社区矫正配套措施,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15件。规范“ 减假暂” 案件办理程序,办结减刑、假释案件 4718 件,坚决维护刑罚执行公平公正。
顾大局促发展
护航韶关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 23508 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攻坚,会同市检察院推进刑事涉企合规改革,
市中院名列市营商环境“ 红榜” 榜首。出台服务韶关高质量发展 20 条措施,设立“ 大数据产业”
第 1页 共 4页
等工作专班 18 个,实现县(市、区)产业园“ 诉讼服务站” 全覆盖。开展司法护航“ 大丹霞”旅游业,成功调处“ 水上丹霞” 股权纠纷案,为我市重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与市商务局建立“ 破产处置+政府招商” 融合机制,办结破产案件 88 件,运用预重整挽救企业 2 家,快速出清中小微企业 10 家,盘活企业“ 沉睡资产” 6600 万元,释放土地资源 32.16 万平方米。
服务“ 百千万工程” 建设。建立特色产业专项保障机制 13 项,翁源法院强化“ 三华李”“ 九仙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乐昌法院服务产业振兴做法获最高法院官微点赞推广,积极助力“ 韶字号” 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妥善处理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农村新业态纠纷,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绿丰泰畜牧公司违反精准扶贫产业合同纠纷案入选广东法院服务保障“ 百千万工程” 典型案例。出台快速办理涉农案件 10 项措施,办结涉农产品产销、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制度改革等“ 三农” 案件 192 件,让广大农民更公平享有土地增值收益。
护航绿美韶关生态建设。落实全流域“ 一体化” 保护,联合清远、河源等 7 地市法院建立北江、东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携手共筑粤港澳大湾区上游生态屏障。“ 一三五+” 环资审判工作法入选我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归口管理,在丹霞山、南岭等重点自然保护区设立“ 生态巡回法庭”,审结一审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 67 件。创新司法修复举措,会同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单位建立“ 河林‘ 五长’ ” 联动机制,乐昌法院探索“ 森林法官” 工作室,以“ 法徽红” 守护“ 生态绿”。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要求,稳妥处置问题楼盘 3 个,为 520 户业主实现安居梦。配合做好违建别墅整治,妥善解决一批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案件。依法对产业园内诚信缺失企业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避免当事方损失扩大。完善与金融监管部门风险信息通报机制,妥善化解金融借款等纠纷 1093 件,依法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惠民生暖民心
努力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坚持为人民司法,妥善审理家事、就业、住房等涉民生案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
的难点堵点问题。
用心保障民生福祉。完善家事审判社会化工作机制,审结婚姻、养老、育幼等案件 3584 件,市中院以家庭教育令整改“ 教养不当” 案入选广东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开展“ 根治欠薪”行动,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1277 件,为务工人员追回“ 血汗钱” 2875 万元,给劳动者充分保障。建立执行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为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 161.3 万元。落实“ 有信必复”,办结涉诉信访事项 1481 件,接收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 20.3%,实现“ 结案了事” 向“ 案结事了” 转变。
全面优化诉讼服务。深化一站式建设,上线运行律师安检“ 一码通”,为律师开启自助核验绿色通道。推行诉讼费网上自动退费机制,办理网上退费 5922 笔,退费金额 3211 万元,变当事人“ 申请退” 为“ 主动退”。出台网上阅卷操作规程,推动自助阅卷终端再升级,为诉讼参与人和纪检监察、 司法行政等部门提供高效便捷的查档服务。 深入开展法律文书集约送达一体化服务,累计送达文书 15.02 万份,平均送达时长为 3.01 天,同比缩短 1.32 天。浈江法院建立全集约送达中心,实现“ 线上秒送、线下速达”。
持续推进解决执行难。常态化开展“ 雷霆 2023” 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 16528 件,为申请执行人兑现“ 真金白银” 19.87 亿元。健全与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