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陇东报/2024 年/2 月/5 日/第 002 版要闻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8 日在庆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杨玉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2023 年主要工作
2023 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在省法院有力指导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能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稳步走在全省法院前列。 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53327 件, 审 (执) 结 52994件,审执率 99.38%,其中,市法院受理 4066 件,审(执)结 4020 件,审执率 98.87%。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位列全省法院第一方阵,执行工作“ 3+1” 核心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一、坚持X建引领、ZZ铸魂,始终坚定正确ZZ方向
突出抓好ZZ统领。树牢ZZ机关意识,旗帜鲜明讲ZZ,坚定捍卫“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坚持X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积极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重要事项、重大案件 12 件(次)。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办理批示 11件,办结率 100%。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司法领域意识形态主阵地。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紧紧围绕“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认真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市法院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14 次,专题研讨 5 次,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 2 期,X支部学习 260 次。发扬“ 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专题调研全市诉源治理工作,联合印发《庆阳市加强诉调对接深化诉源治理实施方案》 ,助推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贯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以 23 项举措真抓实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高效推进“ 三抓三促” 行动。抓学习促提升,开展“ 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大练兵” 活动,举办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 5 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3 期,参加各类培训 45 期 627 人次。抓执行促落实,高效优质完成审执工作,全市法院法官人均办案 211 件,最高结案 587 件。抓效能促发展,大力开展“ 一站式建设争先创优”,71 项正向指标达到满分,庆阳法院位居全国第三,市法院位居全国中级法院第八、全省中级法院第三。
坚决铸牢忠诚警魂。以X建带队建促审判,创建“ X建引领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 品牌,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与庆阳法院开展“ 基层X建联系点” 活动,全市 13 家单位 500余人次到市法院交流。全面从严管X治院,加强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审务督察、司法巡查,推动纪律作风大转变。落实“ 三个规定” 填报制度,有问必录、应报尽报,切实筑牢廉洁公正司法防线。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护航全市安全稳定
深入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助力平安庆阳建设,制定《全市法院主动创稳实施方案》 ,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创稳主动创安,每月向市委政法委研判汇报工作进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早打小,审结涉恶案件 5 件。扛牢扛实维稳责任,加强“ 四类案件” 识别监管和化解,避免
第 1 页 共 5 页

涉诉矛盾扩大升级。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发挥司法数据资源优势,针对审判环节中发现的涉未成年人犯罪、金融风险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精准制发司法建议 124 件,全部被采纳,让司法建议建在点上、议到实处,经验做法被省法院呈报最高人民法院。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 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制定 27 项举措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链条加速涉企纠纷“ 立调审执”,审结涉企案件 14865件,金融案件 3954 件,知识产权案件 105 件,圆满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四项“ 第一指标”。坚持以破产审判“ 小切口” 助推营商环境“ 大发展”,审结破产案件 13 件,探索债权人推荐管理人工作模式,以实际工作量调整管理人报酬,合理降低破产成本。推进海升集团庆阳海越公司破产重整,审结庆阳地区土畜产品总公司破产清算案,释放闲置市场资源。开展“ 万名干警联万企”“ 千名干部帮千企” 行动,干警联系企业 860 家,走访 3122 人次,法治体检 760 次,帮办实事 386 件。“ 马锡五审判方式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经验做法被省政府评为“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全力协助打赢高风险机构化险攻坚战,审结金融借款合同案件 3354件。依法严惩涉金融犯罪,审结金融机构职务犯罪案件 17 件 29 人。多措并举加大涉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审判执行力度,攻坚执行一批钉子案,协助清收到位金额 4.32 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依法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守护保障乡村民生,审结相关案件 515 件,审结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案件 28件,执结涉农民工工资等案件 1694 件,执行到位金额 6219.04 万元。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依法规制农村地区高价彩礼,让婚俗回归本心、让婚姻回归本质。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司法援助 28 案 38 人,发放救助金 122.76 万元,切实防止因案致贫返贫。落实“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行动,结对帮扶孤残特困人员 91 人,帮办实事 132 件,市法院投入资金 13 万元帮助联系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人民法庭建设,争取 3 个人民法庭建设项目,有力有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坚持聚焦主责、深耕主业,用心用情守护公平正义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审结刑事案件 2346件 2640 人。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伤害等案件 138 件 139 人。全力保障民生安全,审结群众深恶痛绝的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及酒驾醉驾、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 1338 件 1726 人。保持严惩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审结贪污受贿、失职渎职、行贿案件 32 件 51 人,市法院审理了岷县原县委书记郭世杰、省体育局原副局长曹正民、青藏铁路公司原总经理王忠玉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等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强化涉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56 件 65 人,84 名法院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176 次。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审理的马扎根等贩卖毒品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 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和涉毒次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市法院被评为“ 市禁毒委员会先进成员单位”,刑二庭荣获“ 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准确把握群众司法需求和新期待,以公正审判赢得公信民心,厚植X的执政根基。受理民商事案件 32977 件,审结 32820 件,涉案标的 49.38 亿元。为市场明规则、稳预期、促发展,审结涉公司、保险、建设工程、房地产等案件 5889 件,通过调解方式成功化解涉诉群众 300 余人的庆阳嘉鑫茂委托合同纠纷系列案。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审结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案件 4895 件。着力办好家事“ 小案”,审结婚姻家庭、婚约财产、抚养赡养案件 7027 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34 件,弘扬敦亲睦邻家风民风。服务新经济业态,审结网购、直播、物流、外卖等新类型案件 182 件。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结涉军案件 3 件。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审结环境资源案件 7 件,市法院在黄河“ 几” 字湾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联席会议上作主题发言。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坚持“ 双赢多赢共赢” 理念,加强府院联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第 2 页 共 5 页

审结行政案件 519 件。服务保障全面依法治市,审结行政登记、处罚等案件 300 件。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出庭应诉率 100%。 市法院审理的 22 件行政处罚、 行政争议系列案,副市长出庭应诉,得到省法院充分肯定并通报表扬。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持续强化执行攻坚力度,受理执行案件 17031 件,执结 16896 件,执行到位金额 39.13 亿元。大力开展“ 陇原风暴”“ 执行难题大攻坚” 等专项行动,加快“ 查冻扣评拍”财产处置进度,查封处置房产 1208 套、土地 20 处,查扣车辆 501 台,划扣银行存款 2.35 亿元,网络拍卖成交 8272.36 万元,发放案款 8.39 亿元。依法用足强制措施,公布失信被执行人 2368人次、法人及其他组织 104 个,限制高消费 8960 人次,拘传拘留 868 人次,以拒执罪判处刑罚 8人, 助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打造区域联动新模式, 与山西、 河南等四省十三市中级法院签订 《关中平原城市群执行工作联动合作协议》。在“ 陇原风暴” 执行行动庆阳站直播中,306 万网友在线观看、评论点赞。市法院执结的某农商银行、某农信联社申请执行系列案入选“ 全省法院十大执行典型案例”。
四、坚持共建共治、源头解纷,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大局
能动司法积极融入源头治理。融合发展“ 马锡五审判方式” 与新时代“ 枫桥经验”,主动融入X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定期向市委和市委政法委汇报全市涉诉形势,与工商联、银保监局、律师协会等联席部门签订诉调对接协议,携手共促多元解纷。践行“ 一线工作法”,在村组、社区设立“ 巡回审判点”“ 法官工作室”,镇原法院设立“ 四大调解工作室”,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环县法院探索形成“ 三进” 工作室,入选“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
主动延伸职能推进多元解纷。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邀请 214 家社会治理单位及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 总对总”“ 点对点” 调解平台,诉前调解分流案件 30952 件,诉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