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深圳特区报/2024 年/2 月/26 日/第 A04 版要闻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30 日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赵菊花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3 年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坚持X的绝对领导,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X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聚焦“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556233 件,办结 499908 件,未结案件在上年下降 29.4%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26.2%,创近九年新低,努力以更高的效率满足社会司法需求。此外,诉前化解纠纷 177116 件,在上年上升 80%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 23.9%,以更低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解决纠纷。深圳法院“ 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法院第一,“ 解决商业纠纷” 指标在 2023 年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省第一。跨境司法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 三端” 发力化解金融纠纷、“ 穿透式” 多元解纷机制等 3 项经验举措,被评为全省法院首批服务高质量发展改革案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破产制度突破创新、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机制创新、完善国际法律服务和协作机制等 4 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举措,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向全国推广。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 条,高质量完成 9 项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与市工商联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深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走访调研,邀请民营企业家走进法院座谈交流,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司法能做什么。积极回应关切,开展加强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出台司法举措 26 条。开展“ 暖企助企· 深法益企言” 主题宣讲,推出“ 鹏法言商” 系列微课堂 16 期,向企业发放法律权益维护、商业秘密保护等指引5000 余册,助力企业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建立诉讼保全必要性审查和影响评估机制,充分考虑企业生产活动需求,依法适用“ 活查封”、分割查封、置换查封等措施,快速处理企业纾困申请和保全异议 6625 件。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拖欠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快速执结案件 14903 件,执行到位 94 亿元。推广执行宽限期、预处罚等善意执行措施,为主动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 1.9 万次,让守信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依法惩治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 298 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 246469 件,标的额 3324.8 亿元。依法维护守约方合法权益,引导市场主体“ 守合同重信用”,审结合同纠纷案件 171897 件。依法保护市场竞争活力,针对平台算法推荐、“ 大数据杀熟” 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问题,发布《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热点二十问》。审结国内首例涉数据抓取交易不正当竞争案,厘清数据“ 有力保护” 与
第 1 页 共 5 页

“ 有序流通” 的关系,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惩戒虚假诉讼和不诚信诉讼行为,对 52 名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前海法院诚信诉讼行为奖惩制度改革经验,被省政府向全省复制推广。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 19238 件。坚持最严格保护原则,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结相关案件 112 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高水平科技创新,作出惩罚性赔偿判决 19 件。审结侵犯“ 同仁堂”、“ 六福珠宝” 等商标权案件,加强传统品牌、老字号、驰名商标司法保护。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下,率先探索专利确权与侵权审理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在光明科学城、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连续 14 年公开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向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推送案例 50 个,提升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裕某公司等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 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福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获评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
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审结各类金融一审案件 51829 件。依法严惩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 159 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通过裁判依法否定职业放贷、高利转贷、变相高息等行为效力,调整明显过高的利息费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审结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终止上市审核行政诉讼第一案”,依法支持深交所履行职责,防止企业“ 带病上市”。完善“ 代表人诉讼+示范判决+联动调解” 机制,化解证券纠纷1333 件,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上线运行“ 一站式证券纠纷化解平台”,实现投资者损失在线申报核算、纠纷批量化解,入选全国“ 智慧法院” 创新案例。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审结企业破产案件 699 件, 让仍有市场潜力的高负债企业重整再生,让产能落后、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促进市场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创新预重整、快速重整、快速和解机制,8 家危困企业司法重整成功,13 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和解快速纾解债务危机,共盘活资产 502 亿元,1 万余名员工稳住就业。深化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出台工作指引,明确“ 重整、和解优先” 裁判规则。审结个人破产案件 106 件,全国首例个人破产重整案顺利执行完毕,诚实守信债务人得以重归市场创业。
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一审案件 3285 件,标的额 62.4 亿元,涉及“ 一带一路” 国家 61 个。办结国际和港澳台区际司法协助案件 761 件。前海法院制定“ 1+8” 跨境商事诉讼规则指引,发布内地与香港法律规则比较清单 10 份,便利当事人参加诉讼,稳定跨境商事活动预期。聘请 35 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担任特邀调解员,联动境内外调解组织,化解跨境纠纷 851 件。探索域外法适用新模式,适用国际条约和域外法审理案件 63 件。开展域外法适用范围改革、涉外商事领域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制、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等 3 项举措,获评广东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
二、坚持忠实履职、能动司法,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
城市建设
紧扣法治城市示范战略定位,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
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刑事一审案件 13395 件,判处罪犯 15045 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依法严惩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间谍窃密、邪教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持“ 深挖根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10 件,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深入社区宣讲反有组织犯罪法 45 次,巩固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严惩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审结相关案件 414 件,118 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334 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 22 件,揭露各种诈骗、窃取个人信息“ 套路”,推进全民反诈。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74 件,彰显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第 2 页 共 5 页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监督与支持并重,审结行政一审案件 4038 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 7274 件,强化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服务“ 放管服” 改革。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 应出尽出”。联合司法行政机关,强化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行政诉讼原告撤诉 735 件,行政机关撤回强制执行申请 104 件。盐田法院与市社保局在全省率先开展“ 无讼行政机关” 创建,促进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实质化解。针对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发出司法建议 190 件,行政机关全部在期限内回复并采纳。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福田等 7 个区开展特定类型纠纷调解前置试点,在全市联合推广龙岗“ 法院+商会” 纠纷化解模式,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前。光明法院融入群众诉求服务“ 光明模式”,南山法院“ 庭所共建”、深汕法院“ 驻镇联村”、坪山“ 法院+人大代表” 等因地制宜的机制举措,高效化解了一大批纠纷。通过多元解纷“ 云课堂”,培训各类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 2.5 万人次。会同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总工会,成功举办深圳市首届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宝安石岩法庭、龙岗大鹏法庭获评全省法院“ 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成绩突出人民法庭”。龙华法院“ 融贯式” 诉源治理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坚持以“ 小案件” 讲“ 大道理”,推出“ 鹏法微课堂”、“ 鹏法君普法”等栏目 276 期,公开发布劳动争议、消费维权、婚姻继承等典型案例 260 个,组织法官进社区、进行业协会开展普法宣传 225 次。选派 88 名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讲授“ 开学第一课”
等 423 场。市中院“ 巡回法治剧场”、罗湖法院“ 菜单式普法” 获评全省国家机关优秀普法项目。宝安法院普法微电影获全国法院“ 金法槌奖”。
三、坚持人民至上、为民司法,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聚焦人民群众对司法领域的新需求新期待,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全力守护民生民利。
优化诉讼服务。公开发布诉前联调、诉前保全、诉讼费退费等 8 条司法便民举措,强力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