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4 年/3 月/1 日/第 001 版
促公正、提效率 加快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系列综述之四
本报记者 莫小雪
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为推动审判管理现代化,代表们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基层法院建设、关注群众诉权、完善司法考核指标、提高审判质量⋯⋯一份份建议背后,无不凝聚着代表们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
过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有效推进成果转化,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司法答卷。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审判工作发展根基
审判工作质效好不好,关键看基层。
基层法院,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肩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民生权益的重要使命。
代表们积极把脉基层,针对法院工作如何提质增效提出了不少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
通过调研、座谈、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提出了关于减轻基层法院办案压力的建议,认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法院工作量实际,适当增加政法专项编制,同时增加审判辅助人员配置,切实减少员额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提升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阎建国则在建议中提出, “ 要提高基层法官和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待遇,关心法官的身心健康,稳定基层司法队伍,加强职业保障”。
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基层法院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法官队伍夯实后备人才基础。认真落实《省级以下人民法院法官员额动态调整指导意见(试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动法院人员力量进一步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
“ 一些基层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和基层人民法庭的软硬件建设滞后,存在房屋老旧,空间设置不合理,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庞国明建议,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快推进法院现代化建设。
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对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和物质装备建设工作,特别是对于革命老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通过协调中央财政调整结构、确保重点、保障开支等方式给予重点保障。
近年来, 人民法院持续开设信息化应用培训相关课程内容, 着力提升法院干警科技应用能力,加快了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延伸到诉讼服务最前沿、司法审判最末端。
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审判质量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制定规范性文件、编纂指导性案例、建设法答网、启动建
设人民法院案例库⋯⋯规范高效的法律适用统一问题解决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 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裁量权行使,事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程开敏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在统一法律适用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扎实推进统一法律适用工
作的重要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切实加强案例指导工作,扎实推进统一法律适用,促进法律正确实施,以案例
第 1 页 共 2 页
指导的“ 小切口” 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截至 2023 年底,共发布指导性案例 39 批 224 个。
案例是法治的试金石。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今天,案例获得了大放异彩的机会。随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