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法治报/2024 年/4 月/25 日/第 006 版天平
宁波海曙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跑出安商护企加速度
通讯员 陈予恒 本报记者 高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精准把脉企业的法律需求,努力打造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化“归曙感”营商环境,交出了一份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答卷。
促公正提效率,多方合力一站解纷
2023 年 4 月,海曙区古林镇某厂区发生火灾,造成部分厂区损毁,承租该部分厂区的三家承租方设备等生产资料也被烧毁。该出租厂区为违章搭建,经消防部门认定,起火点为厂区内部共墙处,各方就起火原因、损失金额、损失承担等产生争议,来到共享法庭请求调解。
为查明案件事实,共享法庭指导法官赴火灾现场勘验,逐项厘清财产损失明细,确定各方损失金额。为提升调解效果,法官专门邀请当地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娘舅”进行多方调解,通过共享法庭“线上+线下”模式,法官讲清法理、人民调解员讲透情理,引导各方当事人以尽快恢复生产秩序为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共渡难关,逐渐缓和双方情绪。
经多次调解,终于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一揽子解决多方之间的损害赔偿及租赁合同纠纷。当天下午,赔偿款项履行到位。案结事了后,法官还主动向企业负责人讲解安全生产与规范经营等法律知识,进一步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如何帮助企业化解商业纠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海曙法院制定出台《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 ,力争用最少的程序、最优的服务解决司法领域“企业一件事” 。
为更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助力中小企业早日重整行囊再出发,海曙法院在全国“四好”商会、浙江省“四好”商会设立共享法庭,充分发挥品牌叠加效应来化解涉企纠纷。推动民营企业服务站入驻望春工业园区、合一生活文创产业园、天一商圈,全要素、全领域集聚优质解纷资源。2023 年以来,海曙法院审结涉企案件 7067 件,诉前化解涉企纠纷 5074 件。
聚合力增动能,打造创新创造沃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海曙某建筑公司为迅速扩大公司影响力,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多次发布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照片、文章等,且未注明作者、原始出处。10 名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署名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均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考虑到多名原告及其代理人均身处外地、 来往不便以及被告系本土建筑行业小微企业、生存不易等情况,海曙法院积极运用共享法庭,邀请宁波市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共同参与调解,并就上述 10 起案件合并处理。在沟通调解过程中,法院和版权纠纷调解中心针对这批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特点,依次从各自职能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陈述利害、释法明理,最终原、被告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对于协议给付内容,被告方亦已履行完毕,10 起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近年来,海曙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以严格公正司法的实际成效,激活创新创造
的一池春水。2023 年以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489 件,调撤率 83.64%。
涉知产纠纷的化解不能仅靠法院一家之力。为强化协同保护,海曙法院联合区检察院、海曙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签订《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 ,于“翠知创”知产赋能中心设立“知产协同服务工作站” ,携手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格局。
第 1 页 共 3 页
“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企业要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2023 年 12 月 7 日,海曙法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宁波市律师协会,成功举办第一期翠知创知识产权沙龙。在宣讲中,法官、律师与企业代表就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标准等问题进行交流,民二庭法官从审判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案件的侵权性质、作品独创性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