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法治报/2024 年/4 月/19 日/第 002 版要闻
贵阳市两级法院:构建一体化社会治理大格局
通讯员 沈重阳 记者 陈景雄
近年来,贵阳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内外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一体化推进诉源治理,全流程、各环节、多角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关口前置 基层解纷能力不断提升
近日,郭某来到清镇市人民法院王庄人民法庭,在见到法官的那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的情绪,对着法官哭了出来,控诉丈夫对她家暴。法官见状,立刻对郭某做了心理危机干预笔录。
心理危机干预笔录是王庄法庭探索建立的 “ 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 调查机制的其中一项举措。与普通笔录相比,心理危机干预笔录更注重通过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况,从而调查清楚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
“ 实践中,很多案件当事人的诉求并非内心真实意思,而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笔录,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当事人的真实诉求,也能够通过心理干预的过程,平复当事人精神状态。” 法官介绍。
随着调查的深入,法官联系了郭某的子女及丈夫到庭,通过一番调解,郭某的丈夫同意离婚。
据了解,3 年来,王庄法庭共做了 120 余次心理危机干预笔录,其中单独形成笔录 40 余次,与庭审笔录相结合 80 余次,存档调查记录共计 37000 余字。
“ 法庭的工作不仅只是裁判,还要考虑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以防风险的发生。” 王庄法庭庭长田菲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王庄法庭受理案件近 550 件,调解案件近 230 件,案件数量逐年下降,没有“ 民转刑” 案件发生。
田菲说: “ 只要群众有诉讼需求,我们就要深层次地理解并处理,最大化发挥司法能动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贵阳市两级法院不断提升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全市已设立法官工作站(点) 、巡回审判点 104 个,实现乡镇司法服务全覆盖。
风险预警 治理手段纵横铺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物业、房地产交易、信用卡三大领域的矛盾纠纷呈现明显
上升的趋势。
抓前端、 治未病。 贵阳市两级法院积极构建类案解纷机制, 开辟类型化案件的解纷 “ 高速路”,当发现有系列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苗头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便会及时向法院发出预警提示。而法院结合纠纷的类型、数量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及时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同时归纳总结示范案件争议焦点、适用法理、调解要素等内容,形成示范调解指引,引导更多的当事人参照示范案件达成调解。
“ 将类案批量化解,防止小纠纷发展为大事件,才能切实做好诉源治理,切实维护好经济社
会的平稳发展。”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2020 年以来,贵阳市两级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民商事案件诉调对接工作,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