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衡水日报/2025 年/2 月/28 日/第 003 版要闻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8 日在衡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
同志提出意见。
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忠诚捍卫“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在市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新收案件 69830 件、结案 65366 件,其中市中院新收案件 6165 件、结案 5773 件。最高法院审判质量管理 18 项指标全部达标,其中 5 项位居全省前列。群众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市法院 9 个集体、23 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衡水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决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审结刑事案件 4162 件。严惩严重暴力犯罪,依法审结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475 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 4 件 81 人,追缴“ 黑财” 1.72 亿元。持续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审结贪污受贿等涉职务犯罪案件 66 件,宁夏回族自治区X委原副书记、银川市委原书记姜志刚等依法受到惩处。
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安全感。 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 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件 50 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25 件,涉案金额 8.05 亿元,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 619件 1028 人,助力打赢反诈人民战争,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 629 名未聘请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 1317 名犯罪情节轻微的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强化判后回访帮教,促进轻罪治理。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办结减刑、假释案件 942 件,坚决杜绝“ 纸面服刑”“ 提钱出狱”。
二、坚持服务中心大局,高质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商事案件 28451 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开展“ 法治护航,助企发展” 送法入企活动,走访企业 476 家,与衡商总会共同组织召开“ 企业家日” 座谈会暨调解平台培训会,为企业有效应对和化解市场风险保驾护航。武邑县法院通过债转股方式对润某某新能源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使企业摆脱了经营困境。衡水中院和饶阳县法院两篇案例入选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行政案例。 全力保障雄衡协作区发展建设, 深州市、饶阳县、安平县法院共深入企业 372 人次,指导解决法律问题 134 个,调处涉企纠纷案件 1141件,为“ 对接京津、服务雄安” 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 依法打击惩治逃避金融债务行为, 审结相关案件 437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件,全力协助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推动重整引资、复工续建房地产项目 8 个,盘活资金
60 余亿元,解决 1500 余户交房难题,助力保交楼、稳民生。强化司法建议防风险、补短板、堵漏洞的治理作用,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 84 件,市法院《关于全市房地产风险的分析和防范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助力有重大风险隐患的企业及时从市场出清,审结破产案件 102 件,同比增长 64%,有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质化推进知识产权案件 “ 三合一” 审判机制,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483件,以司法之力服务保障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建设。桃城区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实现了市域内知识产权一审普通案件归口管辖,大力推进繁简分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243 件,适用率为 65%,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 8%。贝某技术有限公司诉阜城某房地产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李某某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入选 2023 年全国法院 50 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案件 897 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100%,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 府院联动” 常态高效。与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联合发布《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纠错典型案例》 ,推动建立行政机关自我纠错机制。发布《2023 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 ,建立行政争议化解及行政诉讼案件败诉通报制度,做实依法监督、协同治理。充分发挥行政争议化解平台效能,诉前、诉中实质化解行政案件 223 件,一审行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
16.1%。妥善化解涉雄商高铁项目建设土地征收补偿系列案件、衡水某集团职工医疗保险行政纠纷系列案件等,以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服务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助力美丽衡水建设。实质化运行环境资源审判“ 三合一” 审理机制,审结环境资源案件 27件。深化衡水湖湿地环境资源保护法庭建设,开展“ 渔法相约” 普法宣传,提升湖区群众法治素养,司法助力衡水湖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牵头制定《关于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适用替代性环境修复方式的意见》,以生态修复为中心,落实损害救济制度,构建“ 引导+审判+修复” 审理模式,对主动修复且效果较好的 5 名被告人依法减轻处罚,补种树木 600 余棵,增殖放流鱼苗 1 万尾,促进实现ZZ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