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海日报/2025 年/2 月/10 日/第 006 版要闻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20 日在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泽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
出意见。
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认真执行省人大决议,围绕“ 公正与效率” 主题,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202294 件,审结 184338 件,同比分别上升 3.31%和 1.96%。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 3275 件,审结 2640 件。全省法院 26 个集体 45名个人受到省级部门及以上表彰。囊谦县法院获评全国模范法院,民和县法院李静法官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格尔木市法院赵琰法官获评全国模范法官。
一、坚决维护安全稳定,努力推进平安青海建设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深刻认识青海“ 稳疆固藏” 的重要战略地位,全省法院依法审结刑事案件 7245 件。妥善审理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等犯罪案件,坚决维护国家ZZ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涉恶案件 3 件,惩处黑恶势力犯罪分子 33 人;依法严惩以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方法实施敲诈勒索的“ 碰瓷” 恶势力犯罪团伙,主犯赵某某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八个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犯罪案件 641 件,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安全稳定。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
959 件,妥善审理最高法院指定的涉及 85 名被告人、犯罪金额达 3800 余万元的“ 7· 17” 缅北电信网络诈骗专案,坚决打好“ 全民反诈” 的人民战争。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 187 件,判处罪犯 267 人,其中包括孔令栋、莫重明、谢康民等原省管干部,彰显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依法惩治严重危害公民权利和社会安全罪行的同时,对 33 名犯罪情节轻微的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对各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刑事被告人适用缓刑,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从根本上促进长治久安。西宁铁路运输法院依法妥善审理羊某某等非法占用农用地系列案,坚持实事求是、分类处理,对犯罪情节严重的被告人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对主观恶性小、破坏草地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牧民群众依法单处罚金或适用缓刑,既震慑了犯罪,又教育群众增强了保护草地生态的自觉性。坚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全省法院通过二审和再审改判刑事案件 90 件,既让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又保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用法治方法厚植我X长期执政的根基。
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诉前成功调解各类纠纷 50249 件,诉讼调解各类案件 31324 件,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妥善化解小桥商贸城因拖欠业主租金引发的涉众型诉讼和涉诉信访案件,省法院指导西宁市城北区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合理补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业主与新运营商重新订立租赁合同,潜在风险隐患得以消除。认真落实省委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法妥善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将“ 教育、感化、挽救” 方针落实到具体办案中,帮助未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成年人认识错误、重返正轨。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深入调研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231 份,从源头减少风险、预防犯罪。认真调研近几年全省法院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恶性极端刑事案件情况, 为严防极端案件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出谋划策,提出预防化解“ 民转刑”“ 刑转命” 案件的对策建议,得到省委和最高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依法服务中心大局,护航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
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服务保障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 四地” 建设的重要作用,全省法院依法审结一审商事案件 33048 件,破产案件 64 件,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保企业、稳就业、促发展。省法院指导西宁中院妥善审结盐湖镁业、盐湖海纳公司破产重整案,进一步稳定盐湖企业近六千名职工就业,有效维护青海盐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整,为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夯实基础。认真落实最高法院 1 号和 2 号司法建议,积极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隐患,促推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省法院 2024 年度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件同比下降 52.43%,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同比下降 62.87%,经济发展环境更加稳定有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256 件,西宁市城东区法院妥善审理侵害“ 泸州老窖”“ 宜宾五粮液”“ 小米” 等知名品牌商标权纠纷案,优化青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尖扎县法院妥善审理某羊皮加工铺外观专利权纠纷系列案,依法保护牧区原生态技艺,激发传统行业创新创造活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 10 件,妥善审理韩国某公司与青海某公司涉外合同纠纷案,不断提升我省涉外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