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许昌日报/2025 年/1 月/2 日/第 007 版平安许昌
用有温度的服务 护万家和谐安宁
——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家事审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崔佳
核心提示
襄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是一个有点儿特别的法庭。
说其特别,是因为这个法庭现有工作人员 10 名,从员额法官到法官助理,从书记员到驻庭法警,均为女性。
说其特别,还因为这个法庭屡获殊荣,曾被授予“ 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全省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该法庭家事审判合议庭曾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 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家事(女子)审判庭曾被全国妇联评为“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虽然荣誉不断,但该法庭上下一盘棋,为民守护、干事创业的动力始终不减。
家和万事兴,家固天下稳。在守护万家和谐安宁的征程中,该法庭的女法官们紧紧围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女性温柔、坚韧、细腻、耐心的优势,以柔性司法妥善处理家事纠纷,用优质服务积极修复受损的婚姻家庭关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
以梦为马 能调尽调护和谐
徐某生前不曾想过,自己去世之后,5 个女儿会因为遗产分割问题打起官司。2024 年 9 月,他的小女儿小徐将 4 个姐姐告上法庭,要求继承父母遗留的一间门面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关乎社会稳定。受理案件后,城关法庭法官随即走访当事人的舅舅、姑姑等,了解案情。原来,徐某除遗留有一间门面房外,还遗留有一套商品房、几十万元的存款、抚恤金等。徐某生前曾口头承诺将门面房留给小女儿,但姐妹几个对此分歧很大。
为一揽子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办案法官对徐某的所有遗产进行排查、梳理,邀请当地居委会妇女主任、当事人的舅舅参与调解。
在长达 3 个小时的调解工作中,办案法官耐心释法明理,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提出合理财产分割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5 个姐妹达成调解协议。姐姐当天即将存款、抚恤金取出,连同父母遗留的房产,和几个妹妹共同进行分割,并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原告当日撤回起诉。
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纠葛和利益纷争,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是家事审判法官的使命担当。2024 年 8 月,城关法庭组建女子家事审判团队。司法实践中,女法官们秉持“ 和为贵”思想,树牢源头治理理念,在引导端和疏导端同步发力,将调解贯穿家事案件办理各环节,用真诚真心换社会和谐。
多方联动, 把矛盾化在萌芽。 以襄城县人民法院与襄城县司法局、 襄城县妇联联合出台的 《关于建立健全家事纠纷联动化解工作合作机制的意见》 《关于联动开展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细则》等文件为遵循,城关法庭把“ 法院+司法局+妇联” 家事纠纷联动化解工作合作机制落到实处,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发放、亲子教育合作、家事调查和回访、关爱辅导干预、家事纠纷巡回审判等 7 个方面,深化与基层组织、有关部门的深度合作,加强与社区(村)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治理力量常态化联系,共同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2024 年 12 月 6 日,襄城县人民法院与襄城县妇联联合在城关法庭揭牌成立襄城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会签《关于在家事案件审理中开展家事调查的工作规程》 ,从各乡(镇)、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