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法院报/2025 年/2 月/28 日/第 001 版
“ 真保护”“ 严保护”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最高人民法院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系列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莫小雪
创新引领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创新,高水平创新离不开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全国人大代表聚焦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助推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最高人民法院对相关的建议作出了积极回应。
惩罚性赔偿,让“ 真创新” 受到“ 真保护”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截至 2023 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 499.1 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1.8 件。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涌现,
对优质司法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国人大代表王麒认为,要善用法治思维来解决困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引
导民营经济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刘文峰表示,侵权行为频发,且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不仅损害了创新者的合
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创新环境。
“ 要提高违法成本,震慑侵权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徐冠巨建议,完善侵权行为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加大对侵权方的处罚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提出,要加大扶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建议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
性赔偿、行为保全等制度。
严格保护是现阶段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主基调。人民法院细化和完善停止侵害的具体判决方式,积极运用诉讼保全、惩罚性赔偿等救济手段,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让“ 真创新” 受到“ 真保护”,“ 高质量” 受到“ 严保护”。
2023 年,全国法院在 319 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 117%,判赔金额 11.6 亿元,同比增长 3.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