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5 年/1 月/23 日/第 006 版要闻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5 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占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2024 年主要工作
2024 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践行“ 八八战略”,紧扣“ 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新定位新使命,围绕“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坚持“ 三并原则”、兑现“ 三项承诺”、深化“ 四项建设”、打造“ 五个高地”,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法院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 146.6 万件、办结 126.6 万件,其中省法院新收 1.47万件、办结 1.43 万件,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均处于或优于最高法院确定的合理区间。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建设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7.2 万件,同比上升 2.77%,判处罪犯 10.3 万人。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8936 件,充分发挥刑罚的震慑作用,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以法治化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审结黑恶犯罪案件 123 件 429人。 依法严惩电诈犯罪, 审结涉缅北等跨境电诈案件 3647 件 7482 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 1798件 2622 人。以葛某为首的跨境电诈集团,通过在微信群扮演“ 讲师”“ 股民” 等角色,骗取 500余名被害人 1.5 亿余元,金华法院依法判处 389 名被告人无期徒刑至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重拳严惩电诈不手软。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审结非法集资犯罪案件 355 件 628 人,挽回经济损失 36 亿余元。依法惩处偷拍盗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石某伙同他人在宾馆房间安装设备偷拍旅客并制作成视频销售牟利,吴兴法院依法判处石某等 5 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六个月,严厉打击黑灰产业链,坚决保护公民隐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 3万名罪行较轻、 主动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深化减刑假释数智协同应用,依法减刑 1.9 万人,假释 5311 人,切实提升刑罚执行效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 8 名被告人无罪,强化刑事司法人权保障。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944 件 1004 人,其中原为省部级 1 人、厅局级 9 人、县处级 84 人;落实行贿受贿一起查,审结行贿案件 49 件 54人,斩断“ 围猎” 腐蚀、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惩治群众身边腐败犯罪,判处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征地拆迁、侵吞集体财产等领域“ 蝇贪蚁腐” 386 件 434 人。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曲敏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杭州市地铁集团原董事长邵剑明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ZZ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彰显X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强决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 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专项治理,对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等“ 民转刑” 案件多发领域开展风险排查,做到公正司法定分止争,防止小案变大案、民案转刑案。坚持把依法办案作为最好的风险防范,妥善处理涉企业信用债违约、互联互保、P2P 网络借贷等金融纠纷案件 17.3 万件,商品房买卖、建设工程等房地产纠纷案件 3.2 万件,助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
第 1 页 共 7 页
性风险的底线。宁波某房地产项目未按期完成施工,涉及案件 99 件、总标的额 8.4 亿元,宁波中院、奉化法院在X委领导下引进第三方战略投资,一揽子化解有关纠纷,实现住宅楼及时交付和商业体恢复运营的良好效果。
助力社会综合治理。落实省两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意见》 ,助推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指导诉前调解成功案件 62.5 万件,成功率 49.3%。杭州中院在政法委统筹领导下, 会同司法行政部门深化市场化解纷试点, 累计化解纠纷 11.2 万件,为各类市场主体节省纠纷解决成本 8.9 亿元。推进“ 枫桥式人民法庭” 创建,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绍兴市委出台人民法庭工作意见,全市人民法庭所在镇街X委均召开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指导调解 55.8 万件次,化解矛盾纠纷 40.7 万件,培育罗国海等法治带头人 1.8万名,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宁波高新区法院推进金融共享法庭建设,构建“ 市场调解优先、行业调解并重、电子督促跟进、法院诉讼断后” 的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金融纠纷化解平均耗时降至
15 日。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全省法院发送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 403 件,采纳率 99.3%,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省法院通过司法建议推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前审查、贷中办理、贷后监管“ 三张风险管控清单”,有效防范优质金融债权兑现不能风险。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司法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服务营商环境最优省建设。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开展商事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妥善审结涉企纠纷 32.8 万件。依法采用“ 活扣”“ 活封”、调解、和解等法律调节手段,及时解决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 查冻扣” 等问题,努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黄岩法院创新“ e 保全信用评估体系”,通过企业信用量化评估、引入市场化担保等方式,依法对 179 家优质企业松绑减负,帮助节省诉讼费用 1376.1 万元,释放流动性资产带来效益 3.8 亿元,避免不当保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充分发挥破产审判“ 有效拯救” 和“ 有序出清” 的积极作用,审结破产案件 5109件,化解金融不良资产 415 亿元,盘活土地 0.98 万亩、房屋 420.7 万平方米,助力危困企业脱困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金华法院创新“ 小微企业简易重整” 模式,平均重整时间缩短 33 天,助力企业及时回血重生。在最高法院的支持下,宁波中院历时 5 年完成对银亿集团旗下 17 家企业破产重整,化解债务超 500 亿元,保障近 5000 名员工稳定就业,为化解大型民营企业债务危机提供了宝贵经验。
服务创新浙江建设。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发挥知识产权“ 三合一” 审判机制优势,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保护力度。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3.2 万件,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省法院在审理江苏镇江某电器公司侵害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商标权纠纷案中,依法适用 2 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 1.06 亿元,鲜明体现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公正立场。陆某等人私自搭建 10 个影视网站,上传《第二十条》 《热辣滚烫》等 12 万部影视作品,非法获利 148 万余元,东阳法院依法判处陆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150 万元,责令赔偿损失 88 万元,坚决惩处恶意侵权者。依法保护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审理“‘ 小爱同学’唤醒词案”“ 操纵‘ 网络水军’ 传播虚假信息案”“‘ 搬运’ 电商平台数据实施不正当竞争案” 等涉数字经济案件 1.5 万件,促进新业态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知识产权审判,柯桥法院“ 版权 AI 智审” 应用推广到全国,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承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研讨会,参与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进一步扩大浙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坚持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杭州、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实质化运作,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案件 4463 件。巴拿马籍油轮与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轮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碰撞,外国船东主动选择到浙江法院诉讼并适用中国法律,宁波海事法院一审判决后,被告主动履行判决义务 3500 万元,充分彰显中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争先进位,依法审结涉自贸区案件 6000 余件,涉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案件
第 2 页 共 7 页
978 件,保障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举办浙江涉外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审判工作报告和典型案例,上线浙江法院“ 一站式” 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凝聚涉外商事纠纷化解合力。湖州中院在“ 一带一路” 沿线某国家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件审查中,以“ 和解+当场履行” 方式化解纠纷,被申请人当天支付案款 550 余万元,外方申请人点赞中国法院以最少程序、最短时间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