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妇女报/2025 年/2 月/25 日/第 001 版
扎根山村献青春 “ 浇灌” 山花朵朵开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新学期伊始,四川巴中通江县洪口初级中学生物教师张林结束产假,回到了她时时牵挂的课堂。2017 年 9 月,“ 95 后” 姑娘张林顺利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洪口中学,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的生物课堂。一年后,她的男朋友也从老家赶来上“ 岗”,两人怀揣同一理想在当地成家、扎根,携手助力乡村教育,为特岗教师群像增添了动人一笔。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 特岗计划”),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19 年来,该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 22 个省份 1000 多个县的 3 万多所乡村学校(含村小、教学点)补充教师约 118 万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学历最高、待遇保障最为齐全的新一代农村教师,被誉为乡村教师队伍“ 换血的一代”。
“ 换血” 帮扶促乡村教育提质
2013 年,28 岁的覃瑶毅然放弃在武汉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成为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贺家坪小学一名特岗教师。
贺家坪小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小学,其所在的贺家坪镇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百里高荒” 之称。“ 当时学校设施非常简陋,操场满是泥土石子,宿舍也阴暗潮湿。当地单亲留守儿童较多,隔代育儿现象普遍,部分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 倍感挑战时,是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让覃瑶坚定了决心。
教一年级时,班上一名叫小瑞的学生性格很自闭, “ 从来不和别人交流,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忧心忡忡的覃瑶第一时间来到小瑞家中家访,发现孩子住在偏远的山上,四周几乎荒无人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瑞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独处是他的常态。自此,覃瑶常与他谈心,并号召全班同学爱护帮助小瑞。有一年冬天,覃瑶发现小瑞的鞋子已经湿透但仍独自默默忍受,便立刻买来鞋袜给他换上。穿上新的鞋袜后,她第一次听到小瑞开口说“ 谢谢覃老师”。从那以后,小瑞身边常伴好友,他的脸上也常常绽放出灿烂笑容。
11 年来,覃瑶先后教过数学、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科目,担任过班主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多次被评为“ 文明班级”。
“‘ 特岗计划’ 实施以来,政策价值与社会效益持续彰显,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教育部教师司负责人表示,“‘ 特岗计划’ 对原国贫县、两基攻坚县、灾区县和边境县的覆盖,直接促进了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