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4 年/1 月/11 日/第 001 版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保驾护航
——2023 全省公安工作印记
本报特约记者 苏宫新 本报记者 尤莉
勇立潮头,浓墨绘就现代化宏伟蓝图;蹄疾步稳,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2023 年,我省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重要回信精神,按照X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为牵引,以“ 走在前、做示范” 的使命担当,奋力推进我省公安工作“ 八个现代化” 和“ 队伍建设攻坚年”,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有效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护航“ 强富美高”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了公安力量。公安部 17 次在我省召开现场会、40 次给予通令嘉奖或发来贺电。
紧盯群众关切 严打严防护平安
警灯闪烁、利剑出鞘。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指挥下,2023 年 6 月底至 9 月底,我省公安机关全面发起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坚持打击破案、巡查宣防、风险管控、网络治理“ 四条战线”同步出击,行动期间,全省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6.2 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5.8 万余名,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同比下降 13.4%。
这一年,我省公安机关紧盯群众关切,严打严防严治治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守护人民的幸福和安宁,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我省公安机关坚持啃硬骨头、打大仗、打硬仗,破案更多、更快了,社会变得更平安了。2023 年,我省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 2.2%、破案数同比上升 21.6%。
坚持以打开路, 持续开展大案要案攻坚。 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 接续部署 “ 云
剑”“ 钟山” 系列行动,高标准落实常态化扫黑除恶。2023 年,我省现行命案连续六年保持全破,
新攻克命案积案 43 起,其中案发 30 年以上的 7 起,命案侦破绩效全国第一,八类案件破案率
99.2%,达历史最高。
坚持合成作战,快侦快破民生小案。全链条打击“ 食药环” 领域违法犯罪,全年破案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 22.7%、 20.1%, 努力守护群众菜篮子、 米袋子和餐桌上的安全; 街面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案件 3 日内破案率 100%,打架警情下降 5.8%,街面治安更安全;构建打击入室盗窃新机制,盗窃案件破案率提升 17.3%;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社会风气更清朗。
集全警之力、汇全警之智,全力压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织开展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百日行动”、“ 减量控大” 专项行动和集中反诈宣传行动,推进“ 打防管治建宣” 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全年电诈立案数、 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 18.4%、 27.2%, 破案、 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 20.9%、
10.9%,日均损失比年初下降 64.5%,预后被骗率降至 0.04%、全国最低,避免全省 61.7 万群众遭受损失。
从源头抓起,全面加强公共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踏实更安全。抓实道路交通、危险物品、大型活动和新业态领域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电动自行车管理“ 两大难题”,列入主题教育问题清单,高位统筹、多维整治、强力推进,整改农村地区道路安全隐患 2.9 万余处,相关管理经验做法被公安部推广,全年我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 双下降”。
第 1 页 共 3 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省公安机关将此作为头等大事,组建 125 支公安“ 护苗” 行动队,建立 1668 个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在全省 70 个接警区 110 报警服务台全部设立“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席”,设立公安护学岗 1.2 万余个,以“ 父母之心” 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针对失联失踪警情增多的情况,我省公安机关率先制定失联失踪人员查找规范和工作指引,组建刑警牵头的“ 火线寻人” 专班,以“ 命案” 标准,成功研判找回失踪人员 9400 余名,用藏蓝之爱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2023 年,全省共有 3 个设区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获评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着眼民生福祉 服务大局促发展
2023 年 12 月中旬, 我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高频户籍事项 “ 全省通办”, 在全省任一户籍窗口,办理“ 居民户口簿换领、补领,户口迁移证换发、补发” 等 24 项高频户籍事项,可以“ 即审即办” 或“ 流转办理”,不用再来回奔波。
这一年,全省公安机关着眼民生福祉,持续出台惠民利企举措,积极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坚决当好战略大局的服务者,加强制度供给、推出更多举措,着力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力,有更强更实在的获得感。
服务经济发展更有“ 精度”。进一步前置企业服务,设立 496 个警企工作站,在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