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4 年/2 月/8 日/第 001 版
十大警务创新 十佳民生实事 十大难忘瞬间
徐州公安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本报通讯员 徐公轩 本报记者 孙浩然
2 月 6 日,徐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暨警媒恳谈会,介绍 2023 年度十大警务创新、十佳民生实事、十大难忘瞬间。这一年,徐州公安紧密聚焦“ 655” 总体布局,在深化改革破难题、转变作风办实事、优化服务惠民生上聚焦发力,持续塑造公安工作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保驾护航。
十大警务创新,提升警务硬实力
敢于尝试,锐意先行。2023 年,在警务创新的道路上,徐州公安捷报频传。
治安支队针对寄递物流业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在全省率先搭建“ 物品卡口” 寄递渠道智能管控平台;经开区分局深化“ 一部六中心” 改革打造“ 金龙快警”,处警效率提高 20%;法制支队出台主办民警责任制、未破未结案件盯案责任制、执法监督无感化等系列制度,完善公安执法责任体系建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3 年,徐州公安围绕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主题主线,凝心聚力完善“ 六大实战体系”、提升“ 五项竞争力”、打造“ 五型警队”,锻造了一批具有本地特点、体现徐州公安水平的创新品牌。
执法办案中心,执法管理中心,涉案财物、案件卷宗管理中心,合成作战指挥部⋯⋯新沂市公安局高标准建设应用“ 一站式”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系统重构执法办案模式,警务有效投诉、检察监督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 35%和 46%。
徐州公安积极拓宽民意收集渠道,精心打造 36 个公安民意感知“ 探头”,精准收集社情民意,鼓楼分局立足区位特点,实体运作效能监测中心,用民意精准引领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让“ 民意” 变“ 满意”。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徐州公安改革由点向面拓展、由易向难挺进,使科技创新在各
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突破。
交警支队上线“ 领航雁——高速公路恶劣天气应急管控智慧系统”,为全国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管理提供了“ 徐州方案”;铜山分局首创“ 铜警 e 政” 智慧体检拍照一体机,深化公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群众业务办理等待时间减少近一半;警卫支队全面打造铁路警卫工作模式;睢宁县公安局科技引领、数字赋能,高标准打造智能数字化派出所。
十佳民生实事,让群众办事更实惠
抓落实、重实干,提升群众满意度;出实策、鼓实劲,办好民生实事。徐州公安牢记群众利
益无小事,全力为群众办实事。
为解决人员走失警情总量不断上升、风险持续加大、群众关注度高等难题,徐州市公安局在全省成立首家实体化运作的“ 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确保走失人员警情在“ 24 小时黄金期” 内高效盯办、闭环处置,寻人平均时长由以往 18 小时压缩至 8 小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邳州市公安局“ 未入标准地址库居民小区清零行动” 解决涉众近
10 万人的民生大事;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