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太原日报/2024 年/2 月/17 日/第 001 版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太原公安多措并举办好民生实事
记者 杨沫
“ 四个路口,一路绿波,感觉很赞。” 丝滑的通行体验让驾驶员王先生赞不绝口,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曾经,新晋祠路汇锦街至南内环北匝道路段,450 米的距离有 4 个交通信号灯,让人头疼不已。2023 年 10 月,市公安局交警部门构建数智绿波畅行系统,通过优化新晋祠路路口信号配时,实现通行能力最大化,精确缓解拥堵。
太原市公安机关立足公安主责主业,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 急难愁盼” 问题,深入落实“ 民呼我为”“ 接诉即办” 机制,充分运用“ 四下基层” 制度,针对梳理掌握的民生问题,制定民生实事清单,通过打破壁垒、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建章立制,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目前,市局层面 37 项民生实事已全部落地。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尽职尽责办好民生实事,尽心尽力解决堵点、难点、痛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果,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 市公安局负责人这样要求。
紧盯“ 关键小事”
打通公安政务服务堵点
敢碰真问题,敢啃“ 硬骨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大兴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入一线,精准探析民意、精细对接民需、精致服务民生,紧盯群众长期反映、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不放,深入挖根源、精准定对策,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近 10 年持续保持年均 14.6 万辆的高增长态势,截至2023 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 236.35 万辆,较 2013 年的 90.29 万辆,10 年增长 2.6 倍,由此带来的道路拥堵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难题。
针对祥云桥、滨河东路、省府街、太原火车站、府东街、新晋祠路等 6 处严重拥堵路段,市公安局交警部门通过科学研判、大数据分析、引进专业团队,优化交通组织方式,完善交通配套措施,调整路口信号配时,片区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六城区、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陆续开通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服务,平均每起事故处理时间缩短至 5 分钟左右,全市共通过视频快处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处理率占同时段简易事故总数的 80%以上,减少现场出警量 50%以上,为当事人节约时间 20 万余小时,减少道路拥堵 1万余小时。
群众事无小事,最是小事显担当。为了解决驾驶人排队换证的难题,市公安局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支队和交警支队打破部门壁垒,对系统权限、网络设备接口、证照审批流程等一系列问题专题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全市首台驾驶证自助制证机启用,加上 2022 年上线的自助体检机,驾驶证期满换证、损毁换证、遗失补证三项业务实现全流程自助办理,全程仅需 10 分钟,行政审批效率显著提高。自启用以来,已通过自助制证机制作驾驶证 867 个。
同时,人口管理部门也将目标瞄准了犯罪记录查询的难题。 “ 原来要专门到派出所办理,现在家门口下个楼的时间就能办理了。 ” 迎泽区青年路二社区的王女士忍不住夸起了自家门口的警务室。“ 双网警务室的开通,让我们从‘ 下社区’ 变成‘ 在社区’ ,社区民警的大部分工作在警务室都能完成。” 公安迎泽分局迎泽派出所社区民警杨静说。目前,全市已建成双网警务室 93 个,
第 1 页 共 3 页

并开通犯罪记录查询服务。
聚焦改革创新
助推省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科技赋能力度,创新政务服务供给。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结合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在“ 便民、利企、促发展” 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服务速度、温度和精准度,着力打造便民服务“ 前沿阵地”。
1 月 7 日中午,龙城万达广场外车水马龙,通行顺畅,井然有序。
良好的通行环境得益于政务服务的未雨绸缪。我市交警部门以及小店区X委政府、城管、园林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实地踏勘、现场办公,项目化、清单化、闭环式推进工作,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实现商场周边环状单行,龙城南街、星河南街开放滨河东路通道,实现万达周边道路循环顺畅。
2023 年夏,出入境证件办理量井喷式增长,让出入境证件一证难求。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创新办证服务模式,靶向解决难题,在现场办理的基础上,增加网上预约服务。
“ 专机专用、专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