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公安报/2024 年/4 月/3 日/第 006 版经侦
扬经侦之帆 护航高质量发展
公安经侦部门“ 护企优商” 取得积极成效综述
本报记者 刘晖 通讯员 严挺
这是公安经侦部门的“ 护企优商” 答卷——
重点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2023 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 8.4 万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248 亿元;
制定下发《公安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进一步充实便民利企“ 工具箱”、跑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速度”;
推动全面建成实体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的案管工作机制,实现对侦办工作全要素、全方
位、全流程的统筹管理。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坚决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的政策措施。 公安经侦部门扎实做好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 取得了良好成效。
亮剑护企 对涉企突出犯罪零容忍
安徽根据企业走访获悉的线索,成功破获一起民营企业内部多名员工合谋实施的职务侵占案件,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1 亿余元;上海破获“ 利用流媒体规则骗取广告费” 新型合同诈骗案;江苏破获“ 品牌加盟” 系列合同诈骗案,打掉多个犯罪团伙,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近年来,公安经侦部门始终坚持对涉企突出犯罪零容忍,持续加大对系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企业内部人员犯罪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系列行动,见证了公安经侦部门“ 护企优商” 的决心和成果——
持续加大对合同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破获一批融资类、加盟类、租赁类系列合同诈骗案件,
打掉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主要侵害对象的职业犯罪团伙,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重点打击利用企业漏洞、监守自盗侵占企业财产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以及商业贿赂等民营
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大力推进民企腐败整治;
重拳打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串通投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
营秩序。
用情安企 厚植营商环境“ 法治沃土”
信心赛过黄金,如何让民营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在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方面,公安经侦部门以良法促善治,不断健全完善执法制度机制,强化执法监督管理,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2022 年, 公安部经侦局以部名义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新修订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
标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此外,公安部经侦局出台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工作意见,防止刑事执法违规介入经济纠纷,指导各地加强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建设, 多地设立运行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 实现接报案 “ 标准处置、闭环管理”,经侦执法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出台建立健全经侦系统案管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全面建成公安经侦部门实体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的案管工作机制,实现对侦办工作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统筹管理,全面提升经侦执法办案质量。
第 1 页 共 2 页
公安经侦部门持续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巩固深化、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