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法治日报/2025 年/1 月/11 日/第 004 版今日看台
精准把脉问诊 开出解纷良方
陆川县公安局陆城派出所矛盾纠纷分级调处拧紧社会和谐“ 安全阀”
本报记者 钟小伶 通讯员 阮琬珍
“ 谢谢警察同志,让你们费心了。自从你们帮调解后,我丈夫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日前,面对陆川县公安局陆城派出所民警的回访,一起婚姻纠纷的当事人陈女士感激地说。
近年来,陆城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派出所“ 主防” 为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紧盯矛盾纠纷全过程管理,采取对症开方、专家会诊、跟踪复诊的“ 三步疗法”,找准矛盾“ 症结”,及时开出“ 良方”,最大限度将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 年以来,该所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0 余起,调处成功率达 99%以上,有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对症开方 调解提质增效
陆城派出所位于九洲江畔,辖区面积 8 平方公里,是陆川县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最活跃的集散地。由于地处城区,人口密集,家庭、邻里、买卖、租赁等矛盾纠纷警情多发,占了派出所总警情的 70%以上。这些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影响着基层治理的“ 安全指数” 和家家户户的“ 幸福指数”。
如何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推动矛盾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 我们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比如说是婚姻纠纷,还是经济纠纷,抑或是邻里纠纷,当事人是否有前科等,初步给当事人‘ 画像’ ,并以此对矛盾纠纷划分等级。” 陆城派出所所长杨思宇介绍,该所将有“ 民转刑” 倾向和重复报警的纠纷、存在一般隐患的纠纷、普通矛盾的纠纷,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 3 个等级,再进行分类建档,根据等级安排警力“ 对症治疗”,以工作效能提升推动矛盾纠纷“ 软着陆”,避免矛盾纠纷激化,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