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4 年/1 月/11 日/第 011 版专版
担负新的使命 凝聚奋斗伟力
——安徽工会 2023 工作足迹和未来展望
省总工会
足迹 交出满意答卷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刚刚过去的 2023 年,省总工会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隆重召开省工会十五大,不断树牢“ 两心” 理念,聚焦“ 两力” 目标,坚持“ 42101” 工作格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 答好初心答卷
突出ZZ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紧围绕“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抓《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安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确保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会系统落地生根、形成新的生动实践。
强化ZZ责任,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X话、跟X走。围绕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 凝心铸魂跟X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 等各类主题宣教活动 7579 场次,辐射职工约 790 万人次。发挥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作用,省总工会X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及省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赴基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国工会十八大、省工会十五大精神,引领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宣讲 2253 场次,覆盖职工约 205 万人。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 9411 场次,覆盖职工约 355 万人次。圆满承办“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聚魂跟X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
全国职工宣讲比赛,全总领导高度肯定,并专门向省总工会发来感谢信。安徽工会“ 好网民” 主题活动获评“ 全省网络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在全国工会“ 好网民” 主题活动中收获 92 个奖项,占全国总奖项数 11.5%。
服务中心大局 答好“ 匠心” 答卷
围绕中心大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建功立业。部署开展 8 项省级示范性竞赛、 7 个省级专项竞赛、 247 个工种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带动全省开展竞赛超 1.8 万场次,吸引 300 余万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持续深化“ 跟着劳模去创新”,组织开展全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全省 1.6 万家企事业单位、187.5 万名职工参加。推动企业开展“ 揭榜挂帅” 项目活动 1111 个,为企业降本提效约 4.8 亿元。评选表彰全国、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我省职工陈建林获评 2023 年全国“ 最美职工”。
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县级产改工作若干措施,联合省国资委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带动作用的实施意见》 。在安徽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安徽工匠学院,首批命名合肥技师学院等 3 个校区;在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安徽新能源汽车工匠学院,首批命名江淮、奇瑞 2 个校区。目前全省建成市级工匠学院 11 个、县级工匠学院 8 个、企业工匠学院 3 个。选树命名“ 安徽工匠”,举
第 1 页 共 4 页
办 2023 安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何树山宣读了省委书记韩俊的贺信。参加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并举办安徽分论坛,我省关于打造“ 科里科气”工匠的情况报告得到全国总工会肯定。
倾情服务职工 答好暖心答卷
突出权益维护,推深做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深入推进“ 兜底建” 工作,全省累计建设基层工会组织 12.23 万家,发展会员 1054 万人,其中新就业形态群体组建工会 7912 家、发展会员 91.8 万人。推进头部平台企业维天运通与职工就运费支付、运输保障等开展全网集体协商并达成协议,惠及货车司机 380 万人,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安徽经验。开展“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 活动,筹集发放慰问金 471 万元,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2.49 万人次。帮助 1.06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组织 5900 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疗休养,为 3.99 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免费体检。
聚焦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开展“ 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 就业援助行动,共归集企业 3.2 万家、岗位 103.1 万个,促进稳定就业 13.05 万人。做实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发放帮扶资金 9168 万元,惠及 1.35 万户(人) ;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 1.3 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等 18.65 万人;筹集助学资金 2427 万元,资助 6985 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推动工会驿站建设提质扩面,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2.62 亿元,建成工会驿站 13454 家,驿站总量从年初的全国第十四位跃居第一位,我省统一标识“ 工会驿站” 被确定为全国统一标识。开展“ 互联网+” 普惠服务,全省工会投入普惠资金 5553 万元,撬动职工消费 7.77 亿元,覆盖职工超
800 万人次。开展疫后职工心理健康专题调研,全省工会建立心理咨询室 272 个,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28 万人次。组织 22.1 万名职工疗休养,举办青年职工婚恋交友活动 454 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决维护劳动领域ZZ安全。推动修改安徽省实施工会法办法,联合省人社厅等 9 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 法院+工会” 诉调对接机制作用,全省工会受理调解案件 6.3 万件,调解成功 4.75 万件。健全完善维护劳动领域ZZ安全厅际沟通协调机制和地方联动机制, 发挥全省工会 103 个劳动关系监测点和 1100名信息员“ 探头” 作用,建好用好“ 12351” 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常态化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坚持强基固本 答好“ 同心” 答卷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会模块。联合沪苏浙总工会发布《2023 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方案》 ,牵头举办长三角结对城市职工劳动技能竞赛、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技能竞赛、融资担保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