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华日报/2024 年/11 月/8 日/第 006 版专题
制定实施“ 四个意见” 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常州工会制度“ 托举” 让产业工人职业发展“ 底气十足”
常州市总工会
“ 力争到 2035 年,培养造就 2000 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 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 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日前印发,对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决策部署,吹响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产改的冲锋号角。
如何推动产改意见精神落地见效?近日,常州市总工会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出台《四个意见》 ,涵盖龙城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内容。 “ 这是深入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常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 ”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方国强表示,下一步将不折不扣推进落实好《四个意见》部署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龙城工匠” 竞相成长 创新才智充分涌现
【现场】 在黑牡丹集团,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团队对传统设备尝试“ 机器换人” 改造升级。通过引进合作自动疵点检测系统,提高工序工位工作效率,使开剪车速达到每分钟 80米,在线检测效率是原来的 3 倍,有效替代人工肉眼检验。黑牡丹集团技术总监邓建军从一名电器维修工起步,不断创新攻关,成为知识型产业工人领跑者,他带领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打破桎梏,刻下“ 中国智造”“ 常州智造” 的新注脚,仅最近两年,“ 竹节布分经机生产研发”“ 自动疵点检测系统” 等攻关项目不仅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还使企业染整生产过程实现了绿色化智能化。“ 创新就是要敢想敢做,要与时俱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邓建军说。
【延伸】 智能制造名城,大国工匠摇篮。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入选 2024 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堪当中华民族大厦的“ 基石、栋梁” 和“ 顶梁柱” 的大国工匠。江苏
14 人入选,常州 4 人榜上有名,其中包括知识型产业工人邓建军、中国铸造大工匠张剑云等,入选人数全省第一。
近日,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要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实施龙城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让产业工人成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常州聚力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高地,高技能人才总量超 40 万名,涌现出大国工匠 1 人、江苏大工匠 11 人、江苏工匠 64 人、龙城工匠 40 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 10 年全省第一。他们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推动常州从一个工业明星城市迅速发展为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意见解读】 大力培育龙城工匠,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常州明确工作目标:2024—2028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工匠人才,培育期一般为两年,每期培育 100 名左右龙城工匠,五年培育三期共 300 名左右龙城工匠,构建大国工匠、江苏五一工匠、龙城工匠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培育对象应在“ 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 等“ 工匠五力” 上具有突出潜质并已初步展现。可以预见,产业工人将在龙城大地竞相涌现,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注入不竭动力。
供需对接精准匹配 企业难题迎刃而解
【现场】 今年,位于金坛的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彻底告别生物质燃料锅炉,用上清洁、低碳、超高温的蒸汽热源。在此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常州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