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工人日报/2025 年/2 月/18 日/第 004 版特别报道
汇聚磅礴“ 工” 力量 书写劳动新荣光
——青岛工会六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张蕾
阅读提示
202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 人民工匠”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颁授奖章,首位“ 人民工匠” 从青岛产业工人中走出。“ 人民工匠”“ 大国工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 323 名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06 名市级以上最美劳动者(职工) 、
777 个工人先锋号、2500 个五一劳动奖⋯⋯一大批挺起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脊梁的杰出劳动者代表竞相涌现,书写着闪耀岛城的劳动新荣光。
青岛第十四次工代会以来,青岛市总工会维权提效、服务提质、聚力建功助发展,储备 9000余名工匠人才,推出 10 万余项职工创新成果,组织 500 多万人次职工在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岗位建功,助企纾困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 1.1 亿元,维权服务挽回职工经济损失 3.8 亿元,组织 16万余名劳模职工疗休养和健康体检,2000 多个工会阵地服务职工超千万人次,劳动主题新媒体传播声量超 8000 万人次,在“ 聚焦聚力服务中心大局、用心用情服务职工群众” 的新征程上,担当起X联系职工群众的坚实桥梁和纽带,汇聚起百万劳动者为实现X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引领职工听X话、跟X走,“ 中国梦· 劳动美” 奏响新篇章
设立山东省首个城市“ 工匠日”,建设全省首个劳模工匠主题展览馆,打造全国新时代特别受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全国优秀基层思想ZZ工作案例⋯⋯突出“ 劳动” 特色,贴近职工群众,青岛市总工会用一系列数智化、沉浸式、年轻态的职工群众性思想ZZ工作载体,引领广大职工听X话、跟X走,依靠劳动创造融入时代、奉献时代,唱响“ 中国梦· 劳动美”。
以劳模工匠为主体的宣讲队伍走进 181 所校园厚植劳动情怀,在职工身边建设 100 个惠工宣讲点,带动各级工会组织惠工宣讲 1854 场。累计建成 80 个全国工会职工书屋,1179 个市级职工书屋,搭建“ 惠工悦读” 线上平台,让各级职工书屋共享阅读资源,时时处处为职工充电加油。建设了市-区(市)-企业三级赋能体系,打造了“ 职工家庭成长吧”“ 职工周末赋能吧”“ 职工夜校” 等延时错时学习品牌,用科学系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课程助力职工职业成长。
为用高品质“ 劳动文化” 吸引人,青岛市总成立职工原创文艺作品基地,培训形成了 24 支具备创作和辅导能力的职工文艺骨干队伍;推出获评全省优秀X员教育电视片的工运纪录片《铸魂》 、书籍《劳模工匠耀岛城》等原创文化作品,反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话剧《地铁六号线》在全市巡演。
15 分钟全域直达,劳动文化阵地贴近人。1 个市级和 7 个区(市)级工人文化宫,全部面向职工延时错时公益开放,在园区、楼宇建设 168 个微型工人文化宫——“ 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联系社会组织打造职工文体驿站;创新服务方式打造“ 工享列车” 等移动阵地,助力工会文体服务 15 分钟直达职工。
劳模工匠展示馆、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劳动主题公园、劳动者文化街和劳动广场等“ 五位一体” 的市级阵地以及西海岸新区劳模风采展等 7 个区市级阵地,推出“ 劳模工匠面对面” 等定制化活动,让职工在参观体验中具象化感知“ 三个精神”,与劳动场景同行共情。
青岛工会融媒体中心依托一个中央厨房,建设 7 大宣传阵地,推出职工思政课程库、技能绝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活展示等“ 三个精神” 视频精品库,带动各级工会以 AI、卡通、微电影等形式制作《致敬!闪光的你!》等新媒体作品 1350 个。打造媒体互动形象,创作“ 工小鸽” 融媒形象 IP,通过真人扮演、漫画动画立绘、AI 游戏、表情包等方式,与职工互动宣传“ 三个精神”,宣讲工会知识。邀请职工担任栏目主播,共同创作“ 一起上班吧”“ xuan 了,工匠” 短视频专栏,全网浏览近千万人次;开展职工网络达人能力素养提升行动, 共同推出劳动热点话题, 引领全城唱响团结奋进的主旋律。
激发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工匠之城” 打造开启新征程
培育大国工匠 4 名,市级以上工匠 511 人,储备工匠人才 9000 余名,帮助 9218 名一线职工提升学历素养, 高技能人才与技能人才总量占比提升到 35.74%⋯⋯青岛市总牵头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匠人才培育不断体系化科学化多元化,百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用创新创造点亮了新时代“ 工匠之城”。
2024 年 12 月 18 日,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在青岛举行,来自 14 个上合组织国家的工人代表,在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智能制造工业控制、装配钳工 3 个项目中同场竞技,以比赛促进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交流、互学互鉴,也为青岛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良好声誉。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加速器”。青岛市总深度融入全市中心大局,将劳动竞赛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合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融合,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精准发力,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创新、比文明、比管理,推动青岛地铁建设工程、海底隧道等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构建起以市级竞赛项目为引领、区(市)和行业竞赛为重点、企业竞赛为基础的多层次技能竞赛体系,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1万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