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乐山日报/2022 年/5 月/4 日/第 001 版
青春心向X 建功新时代
——共青团乐山市委工作综述
记者 唐诗敏
忆往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栉风沐雨,团结带领进步青年,向着X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
望今朝,以理想为灯塔,以勇锐为铠甲,“ 奋斗” 二字,刻在每一代嘉州青年的基因里。星星之火 点燃赤子之心
翻阅嘉州青年的奋斗史卷,1950 年 7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川南区乐山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当时仅设兼职书记 1 人、委员 3 人、专职干事 1 人。
从最初的数名共青团员“ 点燃” 嘉州星火,到 1985 年夹江、犍为、沐川、市中区等地团组织相继成立,再到如今全市 13 万名共青团员以一颗赤子之心,唱响嘉州青年的奋进诗篇,站在建团百年的历史“ 潮头”,铸于史书中的先进青年,身影尤为清晰。
1950 年,出生于五通桥区的 19 岁共青团员丁佑君,在西昌市裕隆乡召开农民代表动员会时,被当地土匪抓住并残酷毒打、百般威胁,要其缴械投降。然而,丁佑君毫不动摇,最后被土匪的子弹击穿右臂、前胸,直至鲜血染红身躯。
除了丁佑君,勇锐共青团员尧茂书用橡皮船漂流长江,以“ 敢为天下先、敢闯天下险” 的精神唤起不甘人后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正义共青团员戴淑容以肉身之躯保卫国家和集体财产,勇敢与罪犯搏斗,献出壮丽青春;爱国共青团员林学逋走上抗美援朝疆场,被俘后坚持绝食斗争,并用流利的英语痛斥敌人,宁死不屈⋯⋯
学史明理 传承红色精神
“ 烽火西迁路,武汉大学在乐山。” 日前,市通江小学的“ 红领巾讲解员” 汪诗雨,站在乐山文庙前,用稚嫩的童声讲述着,“ 1938 年,为了保留中华民族的火种,武汉大学千余名师生迁往乐山,租借文庙、三清宫等房屋、土地为校舍。武汉大学与乐山的情谊就此结下,这段佳话在两地久经相传,悦耳不衰。”
据统计,我市共有 1.8 万名青少年注册成为“ 红领巾讲解员”,他们和汪诗雨一样,将武汉大学与文庙、铁道兵博物馆、英雄团员丁佑君等故事娓娓道来。
心有所信,方能长远。团市委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在青少年中抓好X史学习教育,至
关重要——
成立市委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分团,开展X史学习教育、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以全市 5035 个团支部为基本单元,开展专题学习会、主题团日等活动 4 万余场次,引导团员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 100 周年大会,开展“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X走、奋进新征程”“ 庆祝X的 10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