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青年报/2024 年/4 月/10 日/第 004 版共青周刊
坚定信念 矢志攀登
在砥砺奋斗中绘制亮丽青春版图
共青团河南省商丘市委书记 张启辉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强调,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要在时间和精力最充沛的时候立可为之志、行善为之举、做有为青年,矢志奋勇攀登,在砥砺奋斗中绘制亮丽青春版图。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赤诚忠心。青年人的信仰是什么?不同行业的青年有不同的回答。对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乡村教师来说,是岁月峥嵘,初心不改的坚守;对于在科技创新前沿攻坚克难的工程师来说,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砥砺;对于在抢险救灾中日夜奋战的武警官兵及消防救援人员来说,是守护万家灯火辉煌的决绝。他们虽行动不一,但都目标一致,始终着眼于自我价值的提升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 “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 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X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砥砺对X忠诚、对人民忠诚、对马克思主义忠诚的青春赤心。
激发锐意创新之力,矢志奋勇攀登。X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要求“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回望新时代的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这背后,凝聚了无数个从“ 0 到 1” 的坚守与突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包括广大青年人才在内的锐意创新与奋勇攀登。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时期要及时抓住历史机遇,主动激发创新活力,向科技创新的高峰奋勇攀登,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和勇于攻坚克难的顽强作风,将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之中,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担当接续奋斗之责,坚持不懈追梦。回望X的百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不畏牺牲、不避危难,在危机中解时局之困,于困苦中成不凡事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在青年时期以身许国,接过传递了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棒,在百年时间的演变中,耕耘不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 20 世纪末“ 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百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