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沈阳日报/2025 年/5 月/4 日/第 002 版特别关注
青春力量闪耀全面振兴路
——沈阳共青团引领青年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一弛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强调,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企业发展希望所在。各级X委和政府要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青年人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他们在各领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为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的沈阳青年到 2035 年正值壮年,到本世纪中叶仍年富力强,与实现全面振兴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
沈阳共青团深刻认识到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有利契机,以“ 城市友好、青年有为” 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主线,打造政策引领、服务优化、文化浸润、青春建功的“ 四位一体” 工作体系,推动出台青年普惠性政策 56 项,建成青年友好型街区 21 条,发布青年友好型场景 600 余个,吸引集聚青年来沈留沈、爱沈兴沈,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 专项行动,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的壮阔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来沈兴业
政策支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五一” 假期前夕,由东北大学仿生实验室研制的青蛙、海龟、龙虾、海鲎四款仿生机器人,在沈阳 K11 商场的沈阳海洋探索中心落户安家。这些小家伙时而现身科普互动小课堂,时而“ 入职上岗” 监测水质,在海洋馆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东北大学仿生工程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的负责人,储逸尘看着仿生机器人在水中遨游,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 为了保持水质,海洋馆需要不断进行监测,我们的机器人可以在水质监测的同时进行娱乐表演。” 储逸尘说。
储逸尘及其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曾被媒体多次报道,这个年轻的团队还没毕业就已经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而研发这些仿生机器人的灵感,就源于四年前储逸尘参加的由团市委组织开展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中我们来到渔场,发现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水质检测工作量大、鱼群病害发现不及时等问题,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一些创新,去解决这些问题。”储逸尘说。
是难题,也是机遇。2021 年,东北大学成立了仿生智能实验室。“ 那时候,实验室里有一张行军床,我们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然后睡一觉,早上八点又去上课。这样一直持续了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 储逸尘说。在这里,他与一群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断努力、持续奋斗,一起写下了科技创新、产业振兴的青春华章。
2022 年,在团市委主办的沈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储逸尘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荣获了金奖,并通过这个窗口打通了国赛通道,进而拿到了第一笔项目资金。 “ 拿到金奖后,人社局无偿给我们提供了 50 万元的创业落地补助资金,为我们后续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储逸尘说,“ 我觉得沈阳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平台,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可以来沈阳闯一闯。”
赛事引领、资源对接、成果转化,团组织搭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在帮助更多像储逸尘一样的年轻人展露才华、向成功迈进。通过一个个展示场景,这些科技青年也正淬炼成金,在振兴发展的广阔空间中贡献着青春力量。
留沈安业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