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来宾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4 版聚焦 2024 来宾两会
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各民主X派、市工商联、无X派人士代表议政发言摘登
本报记者 韦鑫
2 月 1 日,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各民主X派、市工商联、无X派人士代表作议政发言。会上,民革来宾市基层委员会委员代表韦善东等 9 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群众安居、校地合作等内容作了议政发言。他们提出的问题精准到位,原因分析清晰透彻,相关意见建议客观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发言摘登如下。
民盟来宾市基层委员会委员代表林翠英:
深化校地合作 助推地方发展
“加强校地合作,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翠英委员说,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够全方位地为所在地区提供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持,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为加强校地合作,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她建议健全校地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政校企”联动合作有效模式,促进高校优势科研、教育资源与地方支柱产业融合发展,把高校的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促进共同发展。加强校地合作交流和强化校地合作引导,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通力合作、共育人才机制,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进来宾市委员会委员代表李元田:
建立梯度培育体系 打造优质企业集群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元田委员说。当前,我市优质中小企业数量较少,成长缓慢,集聚度偏低,创新能力偏弱,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当前培育体系中获得大众化服务居多,连贯性、针对性的服务不足;中小企业面临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问题;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优;全市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低,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他建议,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梯度培育体系,针对我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分层分类的专项扶持政策,突出精准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提高管理能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围绕市委“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集群,夯实产业基础;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致公X来宾市委员会委员代表何月:
凝聚归侨侨眷力量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我市有来宾、迁江、凤凰三个国营华侨农场,1960 年至 1978 年,先后安置来自印尼、印度、越南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长期以来,在X和政府的关怀下,归侨侨眷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何月委员指出,由于种种原因,三个华侨农场的居民相对安于现状,难以跟上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其内在发展活力和动力需进一步激发。
她建议,理顺迁江、凤凰两个华侨农场社会事务移交乡镇管理的关系;将凤凰农场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同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归侨特色社区;重视解决凤凰华侨农场职工基本养老金欠缴问题,增强归侨侨眷幸福感。
第 1 页 共 3 页
来宾市工商业联合会委员代表林伟民:
挖掘传统产业潜力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龙头企业作用不可替代,它们肩负着市场拓展、品牌树立、科技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一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林伟民委员说。近年来,我市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对此,他建议提高重视度,在糖业、铝精深加工、锰系新材料、钙基新材料等优势传统产业上挖掘潜力,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凝聚共识打造更强的龙头企业;聚焦“强龙头” ,立足我市本地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需求,聚焦优势传统产业,巩固现有龙头,培育优质“秧苗” ,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全力扶持,同时完善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抓好顶层设计统筹;聚焦“建集群” ,围绕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聚集群、补链条”产业园区,持之以恒抓好产业链条培育。
民革来宾市基层委员会委员代表韦善东:
开展集中攻坚行动 加快“三产”安置进程
韦善东委员指出,建市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在城区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投入较大资金用于土地征收涉及的社会安置工作。目前,被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