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华工商时报/2024 年/3 月/1 日/第 003 版中国商会
特色品牌激发商会活力
——青岛市工商联“ 一会一品” 品牌建设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路敦海
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是工商联工作的主阵地。近年来,青岛市工商联认真履行指导、引导、服务职能,紧紧围绕培育中国特色一流商会的目标,以“ 一会一品”品牌创建工作为抓手,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商会活力,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有力促进“ 两个健康”。
“ 一会一品” 品牌创建工作开展 3 年来,已覆盖市、区(市)两级工商联所属商会组织,商会品牌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已有 100 余家商会在X的建设、经济服务、法律服务、文化建设、社会公益等方面形成特色工作品牌。
建机制
加强品牌创建工作协同联动
建立工作机制。针对商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市工商联以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商会建设水平,每年会同青岛市委统战部联合制定《关于开展“ 一会一品”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对商会品牌创建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范围、创建内容、实施步骤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细化,从制度上确保“ 一会一品” 品牌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评审机制。制定《“ 一会一品” 创建活动评审方案》,细化评审流程、评分细则。为保证评审质量,聘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青岛广播电视台、半岛都市报、商会等熟悉商会品牌建设工作的专家作为评审委员会评委,创新建立品牌价值、品牌特色、品牌影响、品牌覆盖、品牌管理等 5 个维度、11 项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有效提高评审工作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
建立考核机制。一方面,将“ 一会一品” 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对区(市)工商联工作的考核,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发挥考核“ 指挥棒” 的作用。另一方面,将“ 一会一品” 的评选结果作为“ 四好” 商会认定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商会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强服务
促进品牌创建工作量质同升
加强分类指导。围绕商会在品牌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加强分类指导。3年来累计走访调研异地商会、行业商会、镇街商会 200 余家,一对一答疑、点对点问需、面对面恳谈,有针对性地为商会品牌创建工作出谋划策,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创新和突破。
开展互学互促。通过研讨交流、成果展示、实地学习等形式,引导各商会在互学互促中提升品牌创建水平。每年组织举办多期品牌创建主题思享会,为 150 余家商会的品牌创建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推动各商会对自身特色品牌工作持续进行总结、凝练和提高。每年组织商会开展品牌创建成果现场观摩,学习优秀商会品牌案例,吸收先进理念和做法,找差距,补短板,出特色,不断拓宽品牌创建思路。
强化宣传推广。每年在市工商联重要工作会议上大张旗鼓地对优秀品牌商会进行表彰,依托媒体总结宣传商会品牌创建工作的典型做法,通过青岛广播电视台、半岛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面向社会发布“ 商会品牌风云榜”,公布优秀品牌、成长品牌、初创品牌上榜名单,取得良好反响。联合多家媒体开辟专门板块,专题介绍品牌创建有关典型做法,大力宣传推广,一批拥有社会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不错成绩的优秀品牌商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