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15 日/第 003 版经济学
数字赋能创新要素高效配置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伊馨
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彰显国家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而要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要素优化配置。随着我国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深化和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全面影响和参与创新活动, 重塑创新要素的配置方式, 使创新要素合理高效配置成为可能。
助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
创新要素是指参与创新过程、影响创新绩效、体现创新成果的生产要素。在要素配置过程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信息传递、有效选择和定向激励,实现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但在现实中,受信息不完全、市场割裂及高交易成本影响,要素市场通常处于非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创新要素的帕累托最优难以实现。而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普及运用,极大推动了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与配置方式的改进。
第一,数字技术提升创新要素供求匹配度。创新要素通常在需求偏好、供给规模及要素稀缺性的三重约束下,以价格为调节信号,实现要素供求均衡。但创新要素的供给者通常比需求者掌握更多要素信息,容易引发“ 逆向选择” 和“ 道德风险”,产生创新要素供需错位。而数字技术能够凭借海量数据,建立和挖掘事件间的关联性,提高信息透明度,这就使得创新要素供求信息交互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有助于供需双方进行实时双向反馈,要素的搜索成本与交易的摩擦成本被进一步降低,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精准匹配。
第二,数据网络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方式。传统市场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因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可能诱发创新要素市场失灵,但数字技术能够基于其网络架构优化这一机制。具体来说,终端创新要素需求以数据的形式被大规模采集,创新要素供给主体通过采集、清洗、分析需求信息数据,提前认知需求方向、对象、内容及数量,事前基于需求分析做出供给决策,进而化解市场机制引发的配置不经济,通过数据赋能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
第三,数据要素延展创新要素使用边界。受产业分布的物理空间和区域市场分割限制,创新要素通常在产业链上下游或产业集群内部流动,很有可能偏离最优配置。通过将数据要素融入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具备跨域流动和价值分配的可能性。同时,数据要素的流通还能有效缓解因需求不确定性而出现的生产要素窖藏问题。产业内的存量创新要素可以依托数据要素的共享性特征,延伸其使用边界,增加创新要素供给,在推进存量要素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创新资源的帕累托改进。
第四,数字平台加快创新要素配置进程。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的数据信息,有助于企业精准掌握市场信息,重新整合优化技术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减少资源错配,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对服务业企业而言,数字平台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及时高效匹配,提升自身开展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的能力。此外,数字平台为创新主体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提供空间载体,推动协同研发、众包设计、增值开发等新模式发展,进而缩短企业新技术研发周期和决策过程,加快创新要素配置进程。
更好发挥数字赋能效应
为了更好发挥数字化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
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包括
第 1 页 共 2 页
网络通信、存储计算和融合应用三个层次。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相关上下游产业对创新要素的吸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以数据中心、云计算为代表的存储计算层和以基础软件为代表的融合应用层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也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