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2 年/11 月/8 日/第 001 版
共富路上,财政“ 浙” 样干
——浙江财政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路径纪实
本报记者 范春荣 吴宇宁 通讯员 陆海东 严琦
2021 年是我国探索“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的重要新起点之年。这一年,浙江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试验田。财政部门尽锐出战,以走在前列的ZZ担当和使命感,奋力扛起探路共富先行的职责使命。
一镇一业 做大“ 蛋糕”
机器轰鸣不停,车间井然有序⋯⋯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工业园区的方氏眼镜一派繁忙景象。
50 多年前,马屿人王瑞政不会想到,他用榔头“ 叮叮当当” 敲出的那副粗糙老花镜开创了“ 中国眼镜之乡” 的传奇历史——从最初一个人挑货谋生路,到呼朋唤友共赴小康,再到如今全镇 1 万多从业人员、年产值逾 20 亿元。
创造“ 致富神话” 的还有“ 椅业之乡” 安吉县。经过 40 年发展,椅业已成为安吉县第一大支柱产业。2021 年,安吉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8.2%,财政总收入达 110.8 亿元。“ 一把转椅” 为全县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微光汇聚,星河灿烂。像马屿、安吉这种“ 一镇一业” 的块状经济和各县区的集群产业,在之江大地上星罗棋布。
“ 没有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做大“ 蛋糕” 的过程中,浙江财政充分发挥职能,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从深化“ 放管服” 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浙江稳步推进、层层深入,通过用好减税降费、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政府债券、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工具,为企业打造创新“ 沃土”。
数据为证: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2016—2021 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 7542 亿元,今年预计退税减税降费约 2318 亿元;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自 2015 年以来,累计新增专项债券 9037 亿元,支持重大项目 4500 多个;在产业基金方面,2015 年以来,累计设立总规模 351 亿元的省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3737 亿元,省产业基金及子基金累计投资省内项目 1327 个;在助力产业升级方面,2017 年以来,省财政合计安排 108 亿元先后实施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财政专项激励;2018—2021 年,省财政累计安排 26.38 亿元支持全省(不含宁波)创建 121 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山海协作 授人以渔
流水潺潺,绿意盎然;稻田养鱼,鱼戏稻间。
面对“ 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自然条件,青田人独辟蹊径,创造出独特的种养殖奇观——稻田鱼。
2005 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如今,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因财政“ 活水” 的注入成为当地农民打开“ 共富之门” 的钥匙。“ 这几年,我们建立了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借此可以监测到核心区的土壤肥力、水质、水温、虫情等情况,有异常时会及时反馈给种植户。”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龙现村位于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核心区。 村内鱼塘密布,房舍错落有致,梯田层次分明。“ 我们村作为核心区,稻田养鱼面积有 500 亩,可以达到‘ 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 的收益目标。” 龙现村X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吴立群说。
2021 年,青田县稻鱼共生面积达到 5.54 万亩,其中“ 五统一” 示范基地 7000 亩,总产值为 2.65亿元。
第 1 页 共 3 页

“ 当选书记后,我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村两委满村子捡垃圾。一开始村民们很不理解,慢慢也跟着我们一起干了起来。” 从事餐饮行业 30 余年,吴立群对整洁有着近乎完美的要求。“ 后来,省里推出‘ 美丽乡村’ 建设,垃圾分类、公厕革命、环境整治等专项投入极大地提升了龙现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村里实现了大变样。” 他说。
据悉,“ 十三五” 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75.5 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等。
环境美了,游客接踵而至。吴立群带头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在他的带动下,已有十几户人家做起了“ 农家乐” ,游客年接待量达 3 万人次以上。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包括青田县在内的山区 26 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是浙江财政的重点倾斜和照顾对象。
如果只靠“ 输血” 而不是“ 造血” ,山区发展难以持久。为此,浙江财政转变思路,授人以渔,大力支持实施山海协作,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十三五” 期间,省财政安排近 15 亿元,用于支持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提升工程和山海协作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 同时,市县财政也加大对山海协作工程的支持,将山海协作“ 飞地”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比如,绍兴柯桥和衢州江山签订“ 消薄飞地” 战略协议,5 年内将为江山市的 50 个经济薄弱村带来良好收益。
在财政大力扶持下,山海协作结出丰硕成果,衢州、丽水等地分别形成了高档特种纸、精工机
械等特色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以人为本 “ 钱随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