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桂林日报/2023 年/2 月/17 日/第 005 版
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桂林新篇章
市工信局:加快工业振兴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蒋海清
2022 年,桂林以X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工业振兴战略,着力打好“ 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据统计,全年全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0.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1%;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1.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15.0%。工业占 DP 比重提高 0.2 个百分点,对 DP 增长贡献率提高 7.8 个百分点。
进入 2023 年,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工信局将强力推进工业振兴,持续补短板、锻长板,着力引优育强、孵新扶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朝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砥砺前行。
稳固“ 压舱石” 奋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帮扶企业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召集人的工业振兴工作专班,持续实施统筹调度、综合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建立完善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及重点工业项目工作机制,市领导“ 一对一”
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分析调度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
市工信局、自治区工业振兴特派员驻桂林工作队与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密切合作,持续优化提升桂林营商环境。该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建立协调会商机制,以“ X旗领航、联合服企” 为主题,合力推进企业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门还建立优质工业企业、工业项目融资“ 白名单”,联合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2 年投向“ 桂惠贷”工业企业 1795 户,放款 .81 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36 亿元。
市委组织部与市工信局在广西首创开展人才链、产业链“ 双链融合”,聚焦产业发展中的高级人才等关键瓶颈,加快形成企业、政府、高校院所三方引才、育才、留才合力。[更多资 料+ :114]
2022 年, 全市共推进阳天电子数字能源生产基地(一期)等 30 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领益智造智能制造(一期)等 20 个项目竣工投产,为工业发展提供新增量;实施“ 双百双新” 产业项目 48 个,“ 千企技改” 工程项目 113 个,数量排名全区前列。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我市新引进的一批优质重大项目陆续开花结果,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去年新建投产入规的 23 家企业,全年新增产值 20.91 亿元,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 2.2 个百分点。
2022 年,我市 27 家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产值增速达 27.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