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舟山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8 版书写这“ 舟” 年· 奋进新时代
舟山市经信局
激活传统特色行业新动能
质量发展
助力舟山工业高
记者 黄燕玲
2023 年,舟山工业经济又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3843.2 亿元,同比增长 11.9%。
纵向对比,舟山工业增速已经连续第 5 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连续第 2 年排名全省第一。舟山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11.1%,对全市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0%以上。
舟山因何实现了连续冲刺跑?翻看舟山的经济册,在“ 一桶油” 快速崛起的同时,以“ 一艘船”“ 一条鱼”、机械制造、粮油加工、汽车配件为代表的传统特色行业提速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特色行业如何厚积薄发?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特色行业又该如何进一步
突围?
增速 15.2%
传统特色行业增势强劲
据统计,2023 年,全市 8 大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传统特色行业产值合计增长了
15.2%,高出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 3.3 个百分点。
在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 传统特色行业质的有效提升更显意义重大、 成色十足。 据统计, 2023年,传统特色行业规上企业占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 9 成以上,平均用工人数占到全市工业行业用工总数的 86%; 利税总额达 83.7 亿元, 同比增长 40.9%; 研发费用达 21.8 亿元, 同比增长 22.2%。
“ 传统特色行业是舟山工业的基本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行业改造提升,以高大上、链群配为导向,推动传统行业培育龙头、延伸链条、打造集群,不断提升传统行业的韧性和竞争力,激发传统行业的新活力,成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快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产业集群
传统特色行业全面升级
在新发展阶段,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之路怎么走?舟山的答案很明晰:打造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态,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大趋势,也是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方式和重要象征。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 八八战略”,谋划打造以传统行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 155” 制造业集群,出台“ 一群一方案”,成为推动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政策引导下,舟山的传统行业迎来了质的飞跃。
作为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最具代表性。近年来,我市抢抓国际船市复苏东风,大力实施船舶工业高质量提升行动,出台船舶海工高质量发展政策“ 船八条”,积极推动一批船舶企业整合重组,努力破解新船保函、产能置换等难题,累计为重点船企新增授信额度
36.5 亿元。大型浮式天然气(FLNG)上部模块、陆地 LNG 液化模块、极地发电模块、10500 箱LNG 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国内首制甲醇加注船改装项目等一批高附加值订单先后落地;国际豪华邮轮、大型 LNG 船、大型汽车滚装船、海工作业平台等高技术产品比例较 2 年前提升 10%,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惠生海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手持订单已排至 2027 年。
第 1 页 共 3 页

2022 年~2023 年全市船舶修造行业产值年均增长 26%,2023 年造船完工 188.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4.4%; 新接 532.7 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 173.1%; 手持 801.2 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 82.8%,绿色修船占全国份额达到 35%以上。舟山船舶海工产业凭借优异表现成功入选全省“ 415X”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核心区” 和“ 协同区”,国家级船舶与海工产业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串珠成链,一条条产业链、配套链、服务链在岛城成形壮大,为舟山工业经济输送源源不断
的新动能。
坚持项目为王
传统特色行业活力迸发
产业集群效果凸显, 重大项目更是落地有声。 重大项目是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 “ 胜负手”。我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启动实施先进制造“ 100 行动”,建立市领导领衔的产业链“ 链长+链主”制,凝练 100 项重大产业项目滚动迭代发展,重点谋划招引传统行业的先进制造项目。经过精准对接,招商局集团、中船集团、芜湖船厂等央企名企纷至沓来,南北海洋工程、万邦绿色渔业装备制造基地、惠生重工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我市出台制定实施重点制造业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 一项目一专班一经理” 等靠前服务,全力推动 88 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 拔钉清障”,大洋世家金枪鱼产业园全线投产,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中水金枪鱼研发中心、海洋预制菜产业园、华康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森森集团智能工厂项目等开工建设。
同时,我市每年组织实施传统行业百项关键技改,大力推进“ 零土地” 技改,工业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