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闽南日报/2025 年/2 月/28 日/第 004 版专版
厚植新质生产力优势 推动工业发展攀高向新
——2024 年全市工信系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蔡楠楠 通讯员 陈伟坤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全面部署。在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要求。
漳州核电 1 号机组并网发电、百度智能云(漳州)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投用、国家级5G 工厂项目实现“ 零的突破” ⋯ ⋯ 过去一年,全市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活动,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融入全市工业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巩固优势、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助推工业发展攀“ 高” 向“ 新”。
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并行 厚植新质生产力优势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24 年,漳州以开展“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活动为抓手,聚焦“ 9+5” 产业集群、“ 三头六臂” 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
“ 油头化尾”,是漳州“ 三头六臂” 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随着龙头项目陆续投产,石化产业在古雷开发区集聚壮大,2024 年保持两位数正增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超 3400 亿元。与此同时,“ 9+5” 产业集群中的绿色纸业、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今年来也保持着两位数正增长。
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扛起了漳州经济发展的“ 半壁江山”。2024 年,“ 9+5” 产业集群中工业九大产业合计增加值增长 7.5%;亿元以上企业 949 家、增加值增长 12.9%,其中,产值 10亿元以上企业 64 家、增加值增长 15.7%;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 357 家,拉动全市增长 3.36 个百分点。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 智改数转” 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
“ 接入漳州市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后,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福建荣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旭表示,当前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时间缩短了 30%,生产周期缩短了 20%,尝到了“ 智改数转” 带来的甜头。
2024 年,漳州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化” 注能,实施“ 一十百千” 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出台支持成立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若干措施、培育扶持人工智能产业若干措施等政策,成功获评国家级“ 千兆城市”。全市 484 家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 3019 家企业“ 上云上平台”。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在去年 4 月出台的《漳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全市各行业、企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以节能提质的实际行动不断擦亮新型工业化底色:漳州万晖洁具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重点行业能效“ 领跑者”,为卫生陶瓷行业领域全国首家;漳州市程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再生资源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8 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力涌动,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近日,位于芗城区的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