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宝鸡日报/2025 年/1 月/23 日/第 008 版专题
擦亮工业经济的“ 三原色”
——麟游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王玲
岁末年初,一组来自麟游县的工业数据格外亮眼:2024 年原煤产量 1573 万吨,发电量 32.4亿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6.423 亿元。2024 年,全省公布的 2023年度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 29 个省级开发区中名列第 10 位。
一个山区小县,却将工业经济做得风生水起,其中到底藏着怎样的奥秘?带着问题,记者前
不久到麟游进行了深入采访。
深挖煤资源 巩固“ 黑” 的本色
2024 年 12 月 26 日,记者走进位于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 麟游经开区”)内的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下辖的园子沟煤矿, 目前是我省关中地区最大的煤矿,年开采量 800 万吨。然而,步入厂区,却看不到一点煤炭的痕迹,空气清新,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处处可见精心绿化的小景观。
在园子沟煤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记者看到,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井下的场景。此刻是 14时 26 分, 智能管控云平台上显示井下有 496 人。 同时, 主界面上一些标着数字的点正在移动。“ 现在没有开采,井下正在检修。 ”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每一个点代表着一个人,他们从平台上就能看到每名工人的准确位置。
据悉,园子沟煤矿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矿井三级自动化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安全型智慧矿
山,也是全国第四代智慧化矿山的代表。
黑色的煤炭资源是麟游工业的支撑和起点,也是麟游工业稳定发展的“ 定盘星”。早在 2005年,麟游境内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 30 亿吨以上,是全省第二大储煤区。目前,麟游境内有煤矿 4 处,全年原煤产量 1573 万吨。
位于经开区的郭家河煤矿年产原煤 500 万吨,是全国第七家生态文明矿井,原煤降尘率达到98%,尾气一氧化碳优化率达 99.9%,郭家河煤业用科技书写了“ 是矿不像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 的绿色传奇。
麟游经开区副主任冯海龙告诉记者: “ 原煤生产是麟游工业的支柱,也是麟游工业的首位产业,园区现在两个煤矿可年产原煤 1300 万吨,这些煤目前是最好的工业用煤和动力用煤,市场效益非常好。”
此外,崔木煤矿智能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丈八煤矿建设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已办理完成总
规批复、矿区范围划定、产能置换方案批复等 23 项前期手续,剩余 26 项正在积极办理。
除了煤矿, 麟游工业中还有个重量级 “ 选手” ——陕西能源麟北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麟北发电”) 。走进麟北发电厂区,记者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型钢塔。 “ 这是世界首例钢结构烟塔一体间冷塔,高 170.5 米、底部直径 147.5 米。它既有冷却塔的通风作用,又有烟囱的排烟作用。”随行工作人员介绍说。据悉,麟北发电年发电量最大可达 38 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