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红十字报/2024 年/1 月/5 日/第 004 版专题
有速度 有力度 有温度
——中国红十字会系统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纪实
记者 杨振宇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 6.2 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强总理要求,快速响应,迅速行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启动应急救援西北协作区协作机制,向灾区调集红十字救援队,开展生命搜救、安置点建设、生活保障、心理支持、应急供餐、应急厕所保障和救灾物资运输发放等工作,为了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日夜奋战。
20 余支红十字救援队从四面八方驰援灾区,红十字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一顶顶红十字帐篷在安置点拔地而起,为受灾群众抵挡严寒,成为他们的临时家园。棉帐篷内暖意融融,冬至日的水饺热气腾腾,走出阴霾的孩子们绽放笑颜,安置点旁的厕所整洁美观⋯ ⋯ 红十字,在寒冬中传递温暖,在废墟中播种希望。
灾难
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吞噬了杨晓龙的 7 位亲人。
2023 年 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积石山 6.2 级地震引发了罕见的泥流灾害,巨量的泥流瞬间袭击了青海省五万至六万平方米的土地,海东市民和县的金田村和草滩村受灾严重。
12 月 19 日一早,匆忙赶回金田村的杨晓龙得知,大伯、二伯和自家的房子已经被淤泥淹没,大伯母、大嫂和二伯父家的 5 位亲人失联。21 日下午,救援人员扒开几米厚的淤泥,找到了杨晓龙二伯家的 5 口人:3 个大人围在一起,护着两名用棉被包裹着的孩子。 他们是杨晓龙的二伯父、 二伯母、怀孕 6 个月的二姐以及两个侄女,其中一个 4 岁正在上幼儿园,另一个 1 岁 9 个月。二姐是在地震前 3 天才回来的,想在娘家养胎,同时陪陪父母。
12 月 22 日上午,杨晓龙和弟弟在帐篷里照顾 80 岁的爷爷,其他家人都去附近帮忙搬运物资。爷爷身体不好,近两天出现咳血症状。老人坐在床上,端着盛着几个饺子的碗,双手不住颤抖,断断续续地低声说:“ 我的孩子们没了⋯⋯”
废墟之下,是数个家庭的破碎;废墟之上,也有劫后余生的重逢。
20 日早上 8 点,金田村村民杨福成回到被淤泥淹没的村庄,远远望见自家的小狗嫚嫚在戏台上,正冲他不停地叫。戏台较高,周围是深深的淤泥,他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和它隔空相望。次日一早,杨福成又来到此处,淤泥已经被冻住,嫚嫚一路飞奔,扑入他的怀中,劫后余生的重逢让一人一狗格外亲热。
18 日夜里,妻子王永宝兰和杨福成视频聊天,二人聊了半个多小时。放下手机,王永宝兰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听见嫚嫚在院子里狂吠。天太冷,她懒得起身,看了一眼手机:23 时 50 分。几分钟后,地动山摇,柜子上的物品哗啦一下摔在地上。王永宝兰穿着内衣跑出屋门,院子的大铁门在地震中被挤压变形,怎么也打不开。这时,大地又一阵晃动,她拼尽全力拽开铁门,冲了出去。
出了门,王永宝兰遇到同样逃出家门的邻居们,黑暗中,有人大喊:“ 赶紧跑!后面有水!” 如果只是地震,村民跑到院子里足可脱险,可在地震发生一两分钟后,跑出家门的村民们都听到了类似打雷的巨响。随后,黑压压的大片泥浆如同无形的怪兽快速袭来,房子像纸盒一样被推倒、淹没。王永宝兰亲眼看见后院邻居家的房子瞬间倒塌,“ 一个都没跑出来⋯ ⋯ ” 来不及多想,她只顾得上在漆黑的冬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狂奔,有一瞬间,她似乎瞥见空中有闪电一闪而过,不知是火灾还是电线起火。
第 1 页 共 3 页

午夜时分,金田村外燃起了一堆堆篝火,逃出来的村民十几人一群,围着火堆取暖。他们半生的积蓄,都被深埋在淤泥之下,一同被埋的,有女儿的嫁妆,儿子的婚房,一年的收成,还有亲人的生命。
震后第二天,王永宝兰一家人住进了红十字帐篷,火炉上的水壶滋滋冒着热气,嫚嫚轻轻走进帐篷,乖巧地钻进主人怀里,回想起那一夜的恐惧和幸运,她说:“ 是嫚嫚救了我一条命。”
驰援
12 月 19 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率工作组赴地震灾区甘肃积石山县、青海民和县看望受灾群众,了解灾区需求,调度全国红十字救援力量支援灾区。
19 日凌晨 1 时 50 分,甘肃省红十字救援队第一时间响应,奔赴灾区;13 时 30 分,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整装出发,赶赴受灾一线;接到任务后,中国红十字(青海)赈济救援队、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宁夏红十字心理救援队、陕西省红十字救援队、中国红十字(云南、新疆、贵州)大众卫生救援队、四川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等 20 余支红十字救援队伍纷纷集结,向震中挺进。
19 日凌晨 5 时许,甘肃省红十字救援队抵达震中大河家镇克新民村。数十名队员不眠不休,抵达灾区便立即开展工作,一直拼到了 20 日晚上,队员们累得感觉“ 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20 日一早,青岛红十字救援队抵达灾区,搭建帐篷、发放物资,手把手地教当地群众搭建帐篷。
21 日,震后第三天,中国红十字救援队连夜奋战,紧急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 6 个受灾村搭建 887顶棉帐篷。 当夜,60 余名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在零下 17 摄氏度的严寒中卸车、 转运、 分发、 搭建⋯⋯脸冻红了,脚冻麻了,手冻僵了,一顶顶帐篷搭起来了,灾区群众的心暖了。 “ 我们会永远记得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