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波日报/2024 年/1 月/26 日/第 003 版要闻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8 日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波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何小华
2023 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立足全局发展检察,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检察机关共有 96 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检察机关首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基地,慈溪市检察院被荣记集体一等功,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陈祺、全国优秀公诉人侯慧敏等一批先进典型。
一、强化ZZ担当,全力守护高水平安全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审查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099 人,审查起诉 21477 人。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 392 人。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 起诉黑恶犯罪 23 件 90 人。 全力做好杭州亚 (残)运会除险保安工作,护航精彩亚运。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起诉 2932 人,同比上升 16.0%。军地联动解决妨害军用航道、军事设施安全等问题隐患,切实维护国防安全。
扎实推进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妥善化解各类信访 6077件,2 项工作机制获评全省新时代“ 枫桥式工作法”。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成 86%以上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追赃挽损 2.1 亿元。延伸检察履职触角,全面推进“ 乡村检察官”“ 小巷检察官”“ 检察在身边” 等工作模式,2 个检察室获评全省“ 枫桥式检察室”。
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助推良法善治。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轻微犯罪、初犯偶犯依法不批捕 764 人、不起诉 5011 人。坚持既“ 治已病” 更“ 治未病”,推动和促进前端治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84 份。当好X委政府法治参谋,主动报送法律监督年度报告、类案专题分析等 41 篇,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源头治理。
二、围绕中心大局,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迭代完善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市县两级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努力让市场主体“ 只进一扇门” 就解决投诉问题。共接收投诉事项 785 件,案件化办理 268 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8.3 亿元。会同市工商联举办检企恳谈会,在行业商协会设立直通站 98 个,架起检企沟通“ 连心桥”。我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体系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依法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出台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法治保障。重拳惩治走私、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 1404人。依法严惩企业内部贪腐“ 蛀虫”,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 101 人。坚决清除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污染源”,起诉行贿犯罪 34 人。市检察院获评全省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
全面落实涉企司法保护政策。制定服务保障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等指导意见,牵头打造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法治保障中心,推动安商护企提档升级。部署开展涉企信用修复专项监督,让企业家既解“ 法结”,又解“ 心结”。全面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切实解决企业“ 成长中的烦恼”。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 人,同比上升 48.1%。
三、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保障高品质民生
第 1 页 共 3 页
用心用情办好每个“ 小案”。牢固树立“ 办案就是办人生” 工作理念,全力打造“ 小案不小办” 法治服务品牌,努力把公平正义镌刻在每一个案件中。会同法院成功调处历时三年的九旬老人交通事故赔偿案,被市委确定为主题教育典型事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民事和解典型案例。海曙区检察院协同人社等部门成功调处一起历时近四年的工伤认定争议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典型案例。畅通国家司法救助途径,向 1568 名因案致贫当事人发放救助金,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关切。“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制定出台服务保障共同富裕“ 二十一条”,以检察之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 一盏灯”,推广宁海人大监督联动检察监督做法,在全市开展农贸市场“ 生鲜美颜灯” 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协同市场监管部门整治“ 美颜滤镜”,合力还生鲜本色。聚焦“ 一台灶”,在全市开展燃气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协同综合执法部门整治燃气安全隐患 1.2 万余处。聚焦“ 一个号”,通过办理听力言语障碍人士 119 文字报警权益保护案,推动我市实现 119、120 文字报警功能市域全覆盖,“ 让爱无碍”。
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以“ 零容忍” 态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 350 人、起诉 413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附条件不起诉 219 人,经帮教后 4 人考上大学。部署未成年人文身、宾馆和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专项监督,以法治之光照亮孩子身边“ 隐秘的角落”。持续擦亮“ 七色花”“ 花季关护”“ 守护曙光” 等未检品牌,推进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以“ 检察蓝” 呵护“ 花骨朵”。
四、恪守宪法定位,全力推进高质效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