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日报/2024 年/2 月/27 日/第 005 版文件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26 日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永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2023 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省委和最高检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按照“ 高标引领、能动履职、数字赋能、赶超跨越” 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担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了良好的开局之为、形成了良好的开局之势。
一、突出ZZ引领,始终做到对X绝对忠诚
我们坚持一切从ZZ上看,衷心拥护“ 两个确立”、忠诚践行“ 两个维护”,以ZZ要求引领高质效办案。
坚持X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X政法工作条例》 ,向省委、最高检请示报告重要案件、重大事项 175 次,确保检察工作正确ZZ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清单式跟踪问效,自觉接受ZZ督察,强化ZZ监督,协助对 3 个市级检察院开展ZZ督察,把X的绝对领导落实在检察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和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法律监督难点堵点进行大调研、大排查,逐一制定措施推动解决,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成果转化运用、推动发展等制度机制 24 项。省检察院X组获评省直机关“ 学习型领导班子”,省检察院主题教育获评“ 好” 等次。
深化ZZ业务融合。创新开展“ 透过业务看ZZ讲忠诚” 案例讲评活动,1000 余名检察官走上讲台,讲述办案时的ZZ考量、法律适用和办案效果,引导检察人员自觉把ZZ意识、大局观念、法治思维和为民情怀统一于具体办案实践,做到司法办案不止于“ 案件办结”、不止于“ 形式合法”、不止于“ 办好个案”,更要做到案结事了、实质公正、溯源治理。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委主题教育办肯定,在全省政法机关推广。
二、依法能动履职,全力护航多彩贵州发展
我们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 省之大计”,自觉将检察工作置于大局中谋划推进,以高质效办
案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受理审查逮捕各类刑事犯罪 3.3 万件 4.9 万人、审查起诉 5.4 万件 7.7 万人。始终坚持“ 严” 的一手,对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起诉 3692 人,并依法提出从严的量刑建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坚持露头就打,起诉 555 人,让犯罪分子感受到严的震慑力度。规范“ 宽” 的一面,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 89.3%,量刑建议采纳率 97.8%,一审服判率 91.9%,有效减
第 1 页 共 5 页

少社会对抗、增进社会和谐。用好“ 治” 的一招,结合办案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1667 件,推动从个案办理“ 治标” 向类案监督“ 治本” 跃升。省检察院以检察建议推动毒品原植物禁种铲除工作,入选最高检“ 禁毒综合治理” 十大典型案事例。
主动护航经济发展。紧扣全省围绕“ 四新” 主攻“ 四化” 主战略和“ 四区一高地” 主定位,深入落实国发〔2022〕2 号文件和最高检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部署开展服务保障“ 四区一高地” 建设专项工作,办理案件 2.6 万件。牵头与 12 个西部省级检察院、5个军事检察院联合制定加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区域检察协作的意见,出台检察机关支持贵安新区、 黔东南、 铜仁万山等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坚持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之 “ 优” 护经济大盘之 “ 稳”,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深入开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和护航工业产业专项行动,起诉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1972 人、同比上升 22.3%。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召开“ 检察长· 董事长” 座谈会 98 场,常态化清理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在省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成立的基础上,适用第三方机制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 227 件。设置涉企法律服务专席、组建法律服务团的做法,获评“ 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开展“ 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保障三农” 专项行动,办理危害乡村秩序、侵害农民权益等案件 6221 件,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督促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 6369 亩,防止耕地“ 非农化”、基本农田“ 非粮化”。深入推进政法信访系统“ 大走访”,设立法治乡村建设联系点,进村入户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等法治宣传 1.7 万人次,在“ 乡村振兴要素” 中增添“ 法治元素”。
着力守护生态环境。依法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 1057 人,守护贵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综合考虑赤水河对推动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部署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专项行动,办理环境污染案件 232 件,助力“ 生态河”“ 美酒河” 长治久清。深入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探索“ 异地补植复绿”“ 碳汇+检察” 等生态环境修复模式,督促认购碳汇量 2.1 万吨、补植复绿 1.1 万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 11 家媒体,集中来黔采访报道我省以“ 检察蓝” 为“ 公园省” 添彩的做法。
三、强化法律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我们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不断提升监督刚性和韧性,以高质效办案维护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注重行稳致远。推动在市县公安机关设立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变“ 轮值” 为“ 常驻”,向侦协办选派 286 名检察业务骨干,提前介入案件 2.1 万件,监督立案、撤案 7494 人,检警配合制约更加紧密顺畅。坚持不枉不纵,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捕不诉 6601 人,追捕追诉 7132 人。普安县检察院办理的张某燕涉嫌故意杀人案,虽嫌疑人曾自认有罪,但检察官审查发现其有罪供述与客观事实存在矛盾,依法作出证据存疑不批捕决定,后持续跟进监督,直至 10 年后真凶落网。强化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纠正意见 1116 件。深化落实“ 派驻+巡回” 检察工作,办理“ 减假暂” 案件 1.4 万件,依法核查纠正脱管漏管人员。认真履行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职责,自觉融入反腐败工作大局,起诉职务犯罪 632 人,出庭指控高卫东、刘文新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职务犯罪案件。在全国第四家实现省市两级检察院设立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全覆盖,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等犯罪 73人,从严惩治司法腐败。
民事检察注重提质增量。加强民事生效裁判、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全流程监督,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 2979 件,同比增长 10.4%。对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民事案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有效维护审判权威;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 395 件,再审改变率
86.4%。对民事审判和执行违法提出检察建议 1888 件,采纳率 99.4%。常态化开展虚假诉讼监督,纠正“ 假官司” 324 件。
行政检察注重开拓创新。践行“ 穿透式” 监督理念,办理生效行政裁判监督案件 691 件,对
第 2 页 共 5 页

其中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 550 件。对行政审判违法和执行违法提出检察建议 2060件,采纳率 99.7%。积极探索“ 府检联动”,参与行政执法案件质量评查 2.6 万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1046 件,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对刑事不起诉的案件,向行政机关提出非刑罚处置检察意见 3937 件,昭示不入刑不等于不处罚。开展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监督试点,办理案件 206 件,向全国提供了“ 贵州经验”。
公益诉讼检察注重精准规范。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嘱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7206 件,省检察院直接立案办理乌江干流环境保护等一批跨区域、影响大的案件。通过磋商、诉前检察建议等督促行政机关主动履职,把绝大多数的公益损害问题解决在诉前。对诉前程序没有推动解决的,提起公益诉讼 38 件,以“ 诉” 的确认推动问题整改、促进系统治理。万山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四批中国环境资源司法案例。积极稳妥拓展文化遗产、军事设施保护等新领域,黔东南州检察机关推动地方人大将名城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畴,写进《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