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5 年/1 月/23 日/第 007 版要闻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5 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林贻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
2024 年主要工作
2024 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X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立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践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 ,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全力维护安全稳定,促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检察机关全过程参与、全流程监督刑事诉讼的基本职能,担好追诉犯罪、 维护稳定、 保障人权、 守护公正的检察使命。 全年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 38149人,提起公诉 97075 人。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把捍卫国家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对危害公共安全和严重暴力犯罪保持高压态势,起诉 2831 人。依法从严惩处涉枪涉爆、 “一杀多人”等重大恶性犯罪和报复社会极端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对
16 件发案二十年以上的重大恶性命案,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让正义得到伸张。协同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惩治强揽工程、串标围标、非法高利放贷等涉黑恶犯罪,起诉 505 人。持续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黄赌毒犯罪,起诉 42069 人。温州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毒洗钱案中,追诉 10 名贩卖、运输毒品 1800 余次的毒犯,获评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毒品案件十大典型案例。依法惩治重大责任事故、危险作业等犯罪,起诉 233 人。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联合省安委办开展专项行动,推进高层建筑、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领域风险排查,守护群众身边安全。
守牢金融安全法治防线。依法惩治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起诉 1269 人。加大对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支付结算等犯罪打击力度,对涉案金额大、影响面广的案件挂牌督办,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加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依法办理 20 件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的涉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案件,涉案金额达 110 亿元。坚持全链条打击为财务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金融票证,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实施配资、操盘等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联合公安、人民银行等加强反洗钱协作,起诉洗钱犯罪 106 人。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完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严厉打击跨境电诈犯罪、推进网络治理。深入开展打击缅北电诈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惩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金主” 、骨干,已起诉 2739 人。推动深挖彻查跨境电诈集团,对长期盘踞缅北果敢,依托武装力量,大肆实施针对中国境内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及关联犯罪集团成员明国平等 39 人,以涉嫌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开设赌场罪等提起公诉。严厉打击前端为诈骗分子提供个人信息、技术支持、引流推广,后端利用“跑分
第 1 页 共 6 页

平台” 、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等行为,全链条形成有力震慑。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 2764 人。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突出惩治网络暴力、谣言、赌博等犯罪,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 14750 人。杨某某等人操纵“网络水军”传播虚假信息,经杭州检察机关依法监督,被追究刑责并责令民事赔偿、公开道歉,昭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充分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健全监检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依法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086 人,其中省部级 3 人、厅级 22 人、县处级 92 人。协同深化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推进行贿受贿一起查。配合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依法打击贪污贿赂类洗钱犯罪,推动有效防治新型隐性腐败。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 106 人。部署开展涉走私案件渎职犯罪专项打击,查处涉走私“冻品” “油品”领域渎职案件 21 人。
强化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对性侵、伤害、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 2814 人。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依法惩治、精准帮教。对主观恶性大、犯罪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坚决依法惩治,起诉 2080 人。开展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试点,合力推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深入打造“浙里花开”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平台,协同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推进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推动未成年人进入不适宜场所等问题治理。 深化法治进校园, 三级院检察长带头担任法治副校长,全省检察官在 1103 所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宣讲 1583 场次。
积极化解矛盾风险、促进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深化“枫桥式检察室”建设,持续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老百姓身边的检察官” 。全省检察室办结各类案件 10364 件,开展对“两所一庭”监督 1429 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 2023 件次,着力发挥检察履职前沿阵地、矛盾化解治理前哨作用。注重抓前端、治未病,结合履职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958 份,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 。深入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对重复信访积案全部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就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省法院、省司法厅、省律协建立“四方会商”机制,依法监督妨碍律师履职行为,共同促进执法司法公正。
二、立足检察职能,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 ,以“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行
动为抓手,着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
促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力维护公平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加强惩治损害商业信誉、强迫交易、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起诉 3834 人。针对严重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内部贪腐问题,深化“啄木鸟” 、清廉民企法治护航等专项行动,起诉商业贿赂、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 1362 人,帮助 500 家企业追赃挽损 4 亿余元。紧盯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加大对违法“查扣冻” 、违规异地执法等监督力度,持续深化涉企刑事“挂案”专项清理,坚决防范和纠正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监督 273 件,帮助 269 家企业解除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等“查扣冻”资金 1 亿余元。宁波检察机关联合公安部门,帮助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时解冻被外省侦查机关超范围冻结资产 3000 万余元,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法治保障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起诉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 1941 人,办理涉知识产权“四大检察”综合履职 574 件,助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不法分子通过恶意抢注牟取不当利益问题,加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推动刑事立案 48 人,启动民事监督程序 137 件,促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绍兴检察机关推进网络影视领域恶意诉讼监督,依法查办在全国恶意索赔 140 余起的影视作品著作权虚假诉讼案。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成本高、周期长、赔偿低等难题,深化诉前调解,帮助 344 家受害企业获赔 1.48 亿余元,确保最大程度挽回损失。与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化
第 2 页 共 6 页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上线运行“知产检察 e 站”,推进“一站式”系统保护。经验做法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获评我省2024 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