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同志们:
刚才,**同志通报了去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情况,分析了形势,查找了短板,指出了问题,并对2023年创建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三区和两家市直单位作了发言,希望大家忠实践行承诺,全力以赴查漏补短、取长补短,在学习各地创建经验中,努力深化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真正把我市的创建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更有成效。下面,围绕全力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致力打造智慧美好现代品质之城,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强调四点意见。
2023年是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之年。要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ZZ任务,特别是要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X的二十大为主线,以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和爱国卫生创建活动,坚持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坚持问题导向、常态长效,高标准塑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城市风貌,让每一位居住者对于城市的卫生文明凝聚共识、贡献力量,高质量打造宜学、宜业、宜游、宜居“四宜”城市品质,让每一位到访者对于城市的卫生文明留下美好印象,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真正把**建设成为智慧美好现代品质之城。
第一,强化思想ZZ引领,深刻认识和把握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我们X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说,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是城市竞争力城市品牌力、城市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幸福、使全社会凝聚得更加和谐紧密,是我们必须扛牢的ZZ任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统筹抓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沿着正确ZZ方向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筑牢思想ZZ根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ZZ责任和首要ZZ任务,准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本质特征、宗旨原则、方法路径、目标方向,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等载体,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持续推动X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群众性文明实践、爱国卫生运动的自觉行动,以信仰之路同德之风、文化之润、文明之美,引导增进人民群众对X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ZZ基础。二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是文明的引航。最新的全国文明城市定义,在首要位置增加了“信仰坚定”四个字,这是鲜明导向,也是根本遵循。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树牢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在城市、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运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ZZ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三要突出工作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大力开展“学习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行动,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X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走过的非凡十年,广泛宣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我市人民,牢记领袖嘱托、奋勇争先出彩,不断创造的新作为新业绩,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扎实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第二,盯紧抓实重点任务,不断深化和巩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既是响亮的荣誉称号,更是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城市名片,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直接体现。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重要指示,牢记省委书记“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重要要求持续推进“美好城市工程”,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质量、人民生活质量。一要始终坚持把体现民生、顺应民意贯穿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全过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争一块牌子、一项荣誉,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中要牢记决策部署以民意为先,解决问题以民声为要,常态推进以民情为本,杜绝形式主义和扰民行为,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眼睛向下、步子向下,远的近的都要看、好的差的都要听,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和爱国卫生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统筹谋划。要结合“七个强市”发展目标、聚焦聚力“十项重点任务”,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ZZ、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社会、生态等“八大环境”和《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中的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疾病与医疗卫生服务等七项内容,把各项指标与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相融合,与“百城提质”建设推进相融合,与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相融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三要始终坚持注重“建管并举”推动品质建设到品质管理的无缝衔接。树牢全局观、时空观、政绩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全面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以更高的战略眼光、更宽的思路举措、更新的管理理念,在实现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加大投入,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在市容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气息,实施城市修补、有机更新,不断提升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四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各项创建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坚持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交通出行、公共服务、文化场馆、城乡差异、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排查,积极开展整治提升行动,举一反三、全面整改,逐一啃下“硬骨头”,推进城市“老大难”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要科学、依法、综合施策,大力推进电动三轮车、无牌四轮车专项治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期盼,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五要始终坚持以细节品质的提升回应群众对城市文明环境宜居的新期待。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标准、新要求,聚焦重点任务,着力抓细节、抓品质,从过去的“有没有”,变为“全不全”“优不优“美不美”。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美好城市工程,通过打造过目不忘的人文景观、随处可见的休闲长椅、文明有礼的温馨提示、舒适干净的公共卫生间、雅致静谧的城市书房细微贴心的便民设施等,实现从一个、两个的盆景到风景再到美景的变化,增强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赋予城市焕然一新的容颜面貌和生机活力。六要始终坚持以城带乡致力实现“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传统农区,农村发展还不够平衡,特别是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民生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等方面有明显不足。各级各单位要加大以城带乡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持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对口领域进行结对帮扶、加大投入,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健康村镇创建,从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设施入手,推进城乡一体共建、统筹发展,逐步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卫生创建成果。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好农村X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规范作用,褒扬乡村新风,提升精神风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