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月度经济运行调度暨第四次项目竞进拉练座谈会上的讲话
刚才,各县(区)汇报了 11 月份的项目工作情况。各位副市长作了工作安排,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会后,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今天,我们观摩了东区的 6 个项目。总的感觉,通过月度经济运行调度和项目竞进拉练,大家“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劲头都非常足,越看信心越足、越看越感到振奋。东区的发展和积极变化,概括来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总量较大,占全市 DP 比重较高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值得充分肯定。项目招引方面, 成功招引了万达广场、石墨新材料加工、电动智能空中公交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 1—10 月履约项目到位资金 118.6 亿元、完成率 87.87%,均居县(区)
第一。主要指标完成方面, 1—9 月, DP 增速(6.6%)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居县(区)第一; 1—10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63 亿元,均居县(区)第一。二是项目质量比较高。东区今天拉练的项目既有产业化项目,也有现代服务业项目,都很有代表性,质量都比较高,符合东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定位。恒大城这个房地产项目在全市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攀钢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改造工程作为技改搬迁项目,不但经济效益好,也对我市钢铁产业补链延链有重要作用。阿署达现代农业示范园及特色小镇作为一个综合性项目,融合了一三产业,前景很好。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项目既盘活了存量,做大了现代服务业,又对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今天的观摩,我们还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强调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的同时,要抓紧盘活存量。一是盘活存量工业项目,这是各县(区)抓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既稳住攀钢、攀煤、钢城等大企业,又盘活存量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增量。二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棚改拆迁后的建设用地,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为下一步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要搞好统筹。
当前,随着前三次项目竞进拉练的开展,全市项目工作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项目 257 个,协议总金额 1168.28 亿元、增长 112.2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605 亿元、增长 13.49%。同时,主要有利因素不断集聚,一是升规企业逐步增加。目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27 户,预计年底还能完成 5 户左右;新增规上建筑业 3 户、房地产业 5 户,预计年底完成 11 户。从这个数据来看,全年能完成新增规上企业确保20 户力争 30 户的目标任务。市目标办明年要把新增规上企业目标作为加分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二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等 4 类 PPP 项目包 61 个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和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三是 29 个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 26 个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50 多个工业项目新签约落地,为明年的投资包括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航班加密工作取得进展,新增了一个攀枝花至成都的航班。加上攀枝花至昭通高铁的争取、新机场的选址、现有机场的改扩建,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为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改善攀枝花的投资环境和下一步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五是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力,棚户区改造、知名房地产企业入驻,年内计划再适量推出一批房地产用地,将进一步提振房地产市场。但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滞后效应,不能体现在今年统计指标内。二是缺乏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和重大房地产项目支撑,投资存量有限、增量不足。与年初目标和调增目标相比, DP 分别差 0.9 个、 1.4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差 1.7 个、 2.2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差 132 亿元、 147 亿元。从目前测算的情况看,最后两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月均需完成 73.5 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全年增长 9%的目标,月均需增长 15.6%以上。三是三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精神还存在差距。11 月 28 日,市委召开了“两转一提”动员会,会议规模大、规格高,体现了市委对各级班子和队伍的严管厚爱,对班子和队伍建设的前瞻远见。作为政府系统来讲,我们要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两转一提”,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下面,我着重就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讲三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