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刘飞跃
滁州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X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春节刚过就召开动员大会,在全省率先打响了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枪。我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同志的委托,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创建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滁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大项目拉动大发展,用大建设彰显大形象,经济社会持续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今年春节前一天,中央文明办确定滁州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此之前,天长市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成为全省仅有的三个县(市)之一,这不仅是滁州也是安徽的莫大荣耀。明光市和南谯区也分别获得省内创建荣誉,滁州市全域文明局面正在形成。
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能取得丰硕成果,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统筹谋划站位高。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综合性抓手、牵动性平台、一把手工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科学统筹、稳步推进,呈现出蓬勃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二是文脉悠久底蕴厚。唐宋诗文、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化滋养哺育着滁州人民,“中国农民歌会”成为滁州品牌唱响全国。三是改革创新立潮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指示,滁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创新发展、奋力赶超,公立医院改革、农村“三权”分置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道德信贷”成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创新案例,累计为799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发放道德信贷资金7.2亿多元,大力弘扬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社会风尚。四是崇德向善基础好。滁州的道德沃土培育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沈浩,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陈贤曹旭夫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朱长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天宝蒲公英”志愿服务队,还有62名中国好人。滁州学好人、做好事蔚成风尚,为创建文明城市培树了良好的道德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