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市基层X建工作座谈交流会,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X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对标中央和省委关于城市基层X建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X向基层延伸,夯实X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提升X领导城市工作水平,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里,我就结合全市实际,先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正确把握要求。要以X的ZZ建设为统领,巩固X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实现X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城市基层X组织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ZZ引领功能更加凸显,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导城市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X员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意识更加强烈,走出一条符合我市特色的城市基层X建新路子。一要全面加强X的领导。X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X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X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X要管X、全面从严治X,把X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ZZ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实现城市基层X建引领基层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二要构建互联互动格局。要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X组织之间组织、责任、制度互联互动机制,完善驻区单位、“两新”组织X组织与街道社区X组织之间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X员共管、作用共促的共驻共建机制,形成“一体化”城市基层X建新格局。三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各级X组织要强化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措施,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作用突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X支部工作条例》,深化X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X员干部从百年X史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四要增强X组织的功能。要进一步增强城市基层X组织ZZ功能和服务功能,深入实施“基层X组织领航聚力”工程,突出ZZ功能,强化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基层X组织组织力,引导各类组织和X员群众听X话、跟X走, 把城市基层X组织建设成为宣传X的主张、贯彻X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五要深化X群阵地建设。全市各级X组织要整合基层X建、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建设面向X员群众开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X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区域互动、数据共享、信息互联的城市基层X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X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二、深化工作机制,强化核心作用。一要深化体制改革。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城市基层X建示范引领工程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示范点建设。各地要立足城市街道实际,积极探索推进街道职能转变,街道主要履行加强X的建设、推进区域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维护安全稳定、动员社会参与等职能,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基层X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力量,做实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二要强化统筹协调。要进一步推动力量下沉、权力下放,做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凡是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选拔任用,须听取街道X工委意见;城市总体规划涉及街道的,相关街道X工委有参与权;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街道有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街道有建议权。三要健全社区机制。社区X组织对社区有关人事安排、重要事项的决定发挥主导作用,行使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社区X组织要加强区域内驻区单位、新兴领域X组织X建资源整合,综合协调,上下承接,对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X建工作实行兜底管理。扩大社区X组织的“话语权”,驻区单位推荐评先评优、荣誉申报等,辖区物业公司等机构服务评先创优,所居住的居民推荐评选“两代表一委员”、先进模范人物等,应征求社区X组织意见。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制度,对未列入清单的工作事项,不得转嫁社区;依法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事项,应当为其提供经费和必要工作条件。取消各职能部门对社区单独组织的考核评价活动,统一纳入县(市、区)对街道工作的综合考核评价。
三、坚持X建引领,提升保障力度。一要强化ZZ功能。要始终坚持把ZZ建设摆在首位,把ZZ功能作为基层X组织第一位的功能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教育引导基层X组织和X员旗帜鲜明讲ZZ,大力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社区X组织履行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宣传好X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上级X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团结带领广大X员群众推动基层治理、建设美好家园。二要强化组织功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X组织建设。坚持问题、需求、民生“三个导向”,各街道、社区要聚焦教育、文化、养老、家政等热点,定期收集民情民需,编制服务项目,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由社区X组织牵头,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注重统筹整合社区工作者、驻区单位、到社区报到X员、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建立项目认领机制,提供组团式、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推动放学娃托管难、停车难、办证难等民生问题解决。三要强化基层治理。要建立健全X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架构,增强X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加强ZZ引领,切实加强X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使基层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加强组织引领,凝聚各类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把X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举措,把X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把X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之成为X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重要工作力量。加强能力引领,引领各类组织在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中掌握协商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调处各种纠纷中学会依法办事,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规范稳妥处置,使协商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提高协商能力的过程。加强机制引领,健全X组织领导下的群团带动、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社会参与等机制,引导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完善X建带群建带社建制度,建立“圆桌听证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实行一名X员(群团骨干)联系一个居民楼道,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四要强化支部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X支部工作条例》,树立X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把X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保障落到社区、小区、楼宇、市场、商圈等X支部。深入开展基层X支部“达标创星、晋位升级”活动,每年评选一批“五星”先进X支部,倒排一定比例后进X支部,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和后进整顿转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X日活动等制度,开展“我是X员,我在行动”活动,强化X员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坚持X建覆盖,构建一体化格局。一要健全互联互动体系。市委成立城市基层X建工作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城市基层X建工作。各县(市、区)要相应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由X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街道、社区要进一步完善“大工委制”“大X委制”或联席会议制度,注重吸纳驻区单位X组织负责人以及业委会、“两新”组织X员负责人为街道、社区X建联席会议成员或大工委、大X委兼职委员,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完善工作例会、议事决策、联席会商等制度,定期研究商议辖区涉及共同利益和群众期盼的实事。 二要健全区域共驻共建机制。发挥街道社区X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各类X组织有机连接起来、统领起来,形成目标一致、协同运作、互利共赢的共同体。加大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X组织结对共建力度,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内容、责任和完成时限,探索互派干部挂职、人才结对培养、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制度;建立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相互开放、统筹整合使用X建、教育、文化、体育、停车等场所设施,实现需求互补、资源共享。推行县(市、区)驻区单位X员主要负责人兼任社区X组织第一书记,确保每个社区有1名兼职第一书记,协助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X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每年至少到社区报到服务2次,建立单位与社区X组织“双向反馈”工作制度,把X员报到服务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X员民主评议等的重要依据。推广驻城X建工作站经验做法,建立驻城X建工作站与流入地社区X组织对接联系制度,参与城市社区X建联席会议,定期共商流动X员共建共管事宜,共同为流入城区X员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三要持续扩大X建工作覆盖。完善居民小区X建制度,依托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等,组建小区X支部、X小组,实现小区X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发挥行业主管部门X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统筹推进新兴领域X建工作,把X组织建在园区上、楼宇上、网格上、电商上、市场商圈上,加强规范化管理,织密城市基层X组织体系。探索推行X员社区工作者兼任小区、楼宇、市场、商圈等X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制度,抓好X支部组建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基层X建工作,根据城市发展和基层治理需要,持续抓好村改社区工作,切实做到城区扩张到哪社区就建立到哪,X组织就组建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