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深圳特区报/2024 年/1 月/16 日/第 A05 版大都会
2023 年深圳交通运输十件大事
交通“引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李宇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双引擎”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交通以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为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推进物流供应链、低空经济发展和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民生交通服务提质增效,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意见》 ,深圳获批建设融合港口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为一体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2023 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预计达 3500 亿元,同比增长 6%。开行深圳-喀什班列,参与搭建“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新增市外运营物流仓储面积约 78 万平方米、市内高标仓面积约 42 万平方米。顺丰铁联多式联运平台示范工程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新“地铁+物流”新模式,日均业务量达 3000 票。拓展“高铁+物流”业务,全年总货运量预计近 1 万吨。举办第十七届中国 (深圳)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 吸引参展商 2000 余家, 国际参展商占 20%。
2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 ,《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实施,启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新基建,助推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3 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明确吸引低空经济企业落户等 20 项支持措施。全年新开通无人机航线 77 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 73 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 60 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直升机飞行量超 2 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低空经济年产值超 900 亿元,同比增长 20%。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广深圳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 开展 eVTOL 企业招商引资, 推动与 Lilium公司、亿航智能等低空领域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启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低空经济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 。成立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和低空经济产业协会。
3 深圳港汽车海运出口实现跨越式增长,货物吞吐量、LNG 接卸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3 年,深圳港全港汽车海运出口超 7 万辆,同比增长 350%,其中小漠港出口汽车突破 2万辆。港口货物吞吐量超 2.8 亿吨,同比增长 5.22%,集装箱单箱平均货值增长约 6%,集装箱重箱吞吐量超 1870 万标箱,同比增长 1%。LNG 接卸量超 1320 万吨,同比增长 9.2%,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新开通组合港 10 个、内陆港 2 个,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和全省七大关区组合港全覆盖,深圳港水水中转集疏运比例提升至 29%。港口旅客吞吐量达 488 万人次,同比增长 330%。举办第十六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与瑞典哥德堡港建立友好港,深圳港国际友好港达 26 个。
4 深圳机场航班量、国内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取得新突破
2023 年,深圳机场航班量超 39 万架次,同比增长 66.7%;旅客吞吐量达 527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4.5%,其中国内旅客吞吐量达 502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4.7%,单日最高客流量达 18.4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货邮吞吐量达 160 万吨,同比增长 6.2%,其中空运跨境电商业务量同
第 1 页 共 3 页
比增长八成。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从 60 架次/小时提升至 65 架次/小时,居国内双跑道机场之首。恢复和新开伦敦、巴塞罗那等 22 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新开及加密列日、圣保罗、巴黎、阿什哈巴德、墨西哥城等 15 条国际货运航线,全货机通航点达 59 个,创历史新高。深圳与喀什、林芝、昭通等 8 个城市实现直航。
5 外环高速三期、107 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轨道交通五期部分线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外环高速三期、鹏坝通道、107 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一期、轨道交通五期工程地铁 15 号线、17 号线一期、20 号线二期、22 号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深